市局明确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大举措

市水务局以水为先、以水为重,着力增加水利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构建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适应的水工程、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保障体系。

防治水灾害,构筑安全屏障。实施堤防加固、崩岸治理、闸站除险,提升汉江防洪标准。巩固515座病险水库整治成果,再除险加固164座新增病险水库,新建太乙湖和扩建季河、寨子坡水库,提高蓄水增水和安全运行能力。在邓、小两湖分蓄洪区实施防汛转移通道、安全台及安全楼、沟渠硬化、闸站改造、饮水安全和崩岸治理工程,实现“分洪保安全、不分洪保发展”目标。实施荆门城区和京山、沙洋、钟祥、屈家岭城市防洪工程,完成马良、南湖泵站排涝工程建设,发挥已建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作用,减少城乡渍涝损失。

配置水资源,建设骨干水网。在漳河、长湖、温峡、杨竹流域构建江河互通、河湖相连、库塘多点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提高水资源要素与其他经济要素的适配性。管好用好已建的屈家岭汉江引水工程,按期完成汉西水系连通及城市备用水源工程,让“清水进城、活水畅流、补水常态”。完成京山、沙洋、钟祥水系连通工程,推进漳河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总长12701公里的末级渠系硬化改造率达到50%以上,12万多口塘堰基本清淤扩挖一遍。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服务和改善民生。

保护水环境,重塑人水关系。加强用水需求侧管理,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在荆京、荆沙、荆钟新型城镇化示范带建设30万亩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培育节水型企业、学校、社区,带动全社会节水。强化漳河“三圈”保护,让漳河水成为“中国好水”。加强水景观和亲水设施建设,巩固漳河等国家级和惠亭等省级水利风景区创建成果。立法保护饮用水源地,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严格工业园排污口审批,严肃查处污染湖库、破坏水质、损水损湖案件,确保河湖水质不下降、数量不减少、面积不萎缩、生态功能不退化。 

修复水生态,维护河湖健康。抓好钟祥、东宝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助力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变100里渠道为河道,探索三干渠灌区常年供水、生态供水模式,助力农业结构调整和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水保生态修复,让山变绿、水变清、粮增产、田增效、人变富。将竹皮河、天门河、浰河等河流全域建成“防洪通道、生态河道、景观廊道、休闲行道”。推广生态化、无动力或微动力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客店模式”。对城乡垃圾河、黑臭水体、塘堰沟渠清淤截污、沟通水系,力争“三年灭黑臭、五年提水质”。(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