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报:荆门启示 实体经济发展有规可寻

 

《中国经济时报》 3月30日 头版 原文如下: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对湖北省荆门市的生动描绘。然而,时移世易,如今的荆门却是全省唯一不通高铁和动车的地级市。没有了交通区位优势,工业化水平、城镇化率、经济外向度都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却在实体经济发展上“领跑”全省。这得益于荆门构建了“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以“亲”的情感服务企业,以“清”的原则规范权力行为,真正做到了有规律可循,既给政策,更给“供给侧”;抓盘活存量,更抓做优增量;要增长,更要绿色增长。

民无商不活,国无商不兴。构建健康、清廉、公开、透明的新型政商关系,是振兴实体经济、增强地方实力的必要条件。“亲”则两利,“清”则两安,道理都不难懂,但到底要怎么做,取得什么效果,各地表现不一。有的地方,的确是“不吃、不拿”了,但事儿也“不办”,政商关系“清而不亲”;有的是吃不准所以不敢为,怕出事进而不愿为,不善为干脆不作为。但“亲”“清”二字,既是明底线,更是求作为,新型政商关系绝不是自我保护的避风港,而是奋发有为的新舞台。

荆门在“亲”“清”交往中打开发展局面,以“抢拼严实”的作风营造了实体经济发展的“沃土”。在荆门,亲商近商,政府部门敢于与企业家打交道,甘当“店小二”;“亲”不逾矩,把行政权力落在清单上、晒在阳光下、关在笼子里;“清”不远疏,探索建立“十个区别开来”的容错减责免责机制,为担当者担当,为甩开膀子干事的干部撑腰壮胆。一项项机制、一个个举措,都成为浇灌实体经济发展的“春雨”。

给政策,更给“供给侧”。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命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各级政府正确引导,大力支持,形成合力。荆门及时对出台的优惠政策进行了全面梳理和集成,拿出更为精准的“干货”给企业做好服务,为企业降低税费成本,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让企业轻装上阵。同时,该市还通过改革创新,着眼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遇到的不同困难,把企业的“痛点”作为亲商政策的创新点,给予企业之所需,提振了企业家投资实体经济的信心。

资金实力有限,是企业“成长中的烦恼”,荆门创新推出“政府建重资产、企业拎包入驻”招商政策:政府融资平台争取银行中长期贷款,建厂房、买设备,供企业租赁或3年后回购,降低企业成本,打通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通道。荆门钟祥市一年完成重资产建设80万平方米,成功引进42家装备制造业企业,成为“湖北民营数控机床销售第一县”。

抓盘活存量,更抓做优增量。新常态下发展实体经济要把重点放在转型升级上。要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发展转变,从增量扩能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转变,从传统增长点向新的增长点转变。一方面,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荆门市鼓励产能过剩企业和困难企业兼并重组,一批传统企业焕发生机。 钟祥市负债4.6亿元的广源食品项目,通过引进人福医药投资50亿元进行重组,建设医疗健康产业园,既化解了金融风险,又让企业起死回生。另一方面,聚焦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智能制造、数控机床等新兴产业,狠抓龙头企业引进和产业链建设,各县市区错位发展,建成了20个特色产业集聚区、全国第一个通用航空综合体。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质量显著提升。

要增长,更要绿色增长。发展实体经济,绝对不能搞一窝蜂,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要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项目进入的硬约束,坚决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及产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加速实施“智慧经济”工程,引导制造业企业形成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智能研发、智能管理、智能营销为支撑的综合竞争力。特别是要帮助实体经济企业培育新的意识、新的技术、新的产业、新的产品、新的业态、新的模式、新的品牌。荆门是湖北农业大市,产业向来唱的是化工、农产品加工“二人转”,也存在着秸秆焚烧、化工污染等问题。如今,通过大力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行动计划,正在建设石化、磷化、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四个循环经济产业园,荆门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魏昊星 柳洁)

责编:夏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