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文化产业观察(二) 荆门数字文化产业破局

这两年,我市在数字文化产业方面正在进行有益探索。荆门打造湖北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为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我市正抢抓机遇,实现数字文化产业的破局。

去年8月疫情期间,荆门市群艺馆、东宝区文化馆精心策划了艺术欣赏、文化艺术普及公益课、优秀戏曲作品展演和艺术家讲座等线上活动,加大数字文化产品上“云端”力度。在互联网上推出战“疫”·宅家品文化公益课程,内容涉及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曲、影视、中医养生等7个门类,在微信公众号推出《乡月照人还》《青年张文秋》《闹龙舟》《戒石碑》《小女婿》等荆门地方特色花鼓戏展演和“与艺术家对话”系列主题讲座,让广大市民宅家学知识、品文化。

今年五一期间,市委宣传部尝试文化与数字联姻,深度动员市内外宣传力量,高频策划系列网络主题宣传,浏览量累计超过700万人次,帮助全市景点吸引游客122.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63亿元。

荆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刚刚起步,要想取得突破性发展,规划要先行。

荆门市社科联副主席  严勇:数字文化产业必须还是要一个加强顶层设计,加紧出台一个数字文化产业的一个战略规划,比如说数据中心、包括网络制作中心,包括很多中心进行相关的配置,就是进行合理的这个规划,把现在比较单一的园博园的这个园林的展示区,向一个多功能性的,你比如说文化展区、旅游展区、数字产业园的展区转变。第二个就是还是要怎么样盘活我们现有的一些资源,比如说盘活我们现有的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档案馆,还包括我们三国文化创意产业园等现有的场馆资源,来前瞻性地对我们一个数字文化产业园的一个基础设施进行建设,这样我们更好地建设数字文化产业园打下基础。

突破性发展数字文化产业,优化结构、引进项目是核心。

荆门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定萍:突出结构优化,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头部企业,推动文旅企业由传统生产制造向数字化生产转变。加强数字技术应用,以数字技术引领文化装备制造、印刷包装、出版发行等文化行业转型升级。同时扶持壮大小微文创企业,引导重点景区、A级旅行社研发推广虚拟旅游产品,推动小微文创企业总量上规模。

7月25号,全国首个“中国动漫谷”品牌项目、鄂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水上乐园——中国动漫谷荆门传奇岛旅游区首开项目“传奇海水上乐园”正式开园迎客。传奇海水上乐园既是三国文化创意产业园的首开项目,也是鄂中地区规模最大的水上乐园,将为荆门和周边地市的广大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旅游服务,为荆门打造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注入强劲的“文旅能量”。

 

(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王芳   三审:鲁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