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长汀县城一隅有一座高墙小院。小院里,一棵石榴树和一棵桂树郁郁葱葱,掩映着两间小屋,屋内潮湿而阴暗。革命先驱瞿秋白就义前就被囚禁在这里。
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899年1月,瞿秋白出生于江苏常州。1921年5月,他在莫斯科加入联共(布)党组织,1922年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党的四大、五大、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局委员。
瞿秋白是党内编写和译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行者。1923年,他从莫斯科回国后,担任了《新青年》等刊物的主编,发表了大量政论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国情,考察中国社会现状,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1927年,随着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的相继发生,许多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惨遭杀害。在大革命遭遇失败的危急关头,8月,瞿秋白在湖北汉口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开启了中国革命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会后,年仅28岁的瞿秋白临危受命,被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常委,主持党中央工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擦干血迹,继续在革命道路上奋勇前行。
1927年11月起,“左”倾盲动错误一度在全党占据支配地位,给党和革命事业造成严重损失。对这次“左”倾盲动错误的出现,共产国际及其代表负有重要责任,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也负有直接责任。在实际斗争进程中,瞿秋白很快认识并纠正了自己的错误。1928年,瞿秋白在党的六大上代表中央作政治报告,总结党在大革命时期的经验教训和大革命失败后的工作,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提出了新的斗争方针。
1931年1月,瞿秋白遭到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迫害,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面对逆境,他顾全大局,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继续为革命忘我工作。作为一名坚强的斗士,他毅然来到了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和鲁迅并肩作战,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在文化战线上打开了新的局面。
1934年2月,瞿秋白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委会委员、人民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红军开始长征后,他奉命留守苏区坚持游击战争。此时,蒋介石已调集几十万兵力对中央苏区进行全面“清剿”,苏区一片血雨腥风。
1935年2月,瞿秋白不幸在福建长汀被俘。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采取各种手段企图劝降,但他始终高昂着头颅,坚贞不屈。敌人见劝降不成,便恼羞成怒决定对他进行处决。6月18日,瞿秋白被押送至中山公园,在那里,敌人为他准备了上路前的最后一餐。他自斟自酌,坦然说道:“人之公余,为小快乐;夜间安眠,是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我们共产党人的哲学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饭毕,他唱着《国际歌》《红军歌》,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万岁”,大义凛然走向刑场。
星辰陨落,光辉永存。革命者的肉体可以被消灭,但瞿秋白的革命精神和为党为人民的崇高品格却将永生!
来源:党建网
编辑:杜莉
审核:张瑞华
三审:郑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