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统战人 | “相信自我才能战胜一切”——沙洋县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杨祖安


杨祖安,38岁,退役军人,2017年1月任三峡土家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以来,带领土家移民在江汉平原谋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土家移民稳步增收。规划建成占地35亩的村级产业园,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注入强劲动力,提供本村就地就近务工平台60余个;率先成立了农村物业管理协会组织,对农村生活垃圾清运、人居环境常态化维护、秸秆禁烧、绿化修剪等工作纳入物业管理协会,极大解决了农村生活环境治理难的问题;创办《平原三峡》报纸,搭建与村民沟通的平台。个人先后多次荣获县、镇优秀共产党员,市“最美退役军人”等荣誉称号。2019年12月,通过招考被聘用为沙洋县事业编制支部书记。

沙洋镇三峡土家族村属三峡库区成建制安置移民村,2000年由巴东县5个乡镇13个村的移民组建而成,共392户1510人,是荆门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近年来,支部书记杨祖安着力以建立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为基础、以发展土家文化为重点、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杨祖安常讲:“我们移民精神就是“舍小家为大家”,虽然是少数民族身份、也属库区移民身份,但是不能以此身份来要求特殊照顾,要和本地居民融为一家,在这片土地上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杨祖安整合项目资金,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吸引多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入驻,建成300亩果蔬大棚区,800亩特色蔬菜基地,3100平方米农产品深加工厂房。成功注册“荆天鲜”商标,黄瓜、西红柿等(A)类农产品获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蔬菜标识。引进禾天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半夏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带动移民300多人就业增收。通过发展特色产业,目前组织合作社流转移民土地302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3817亩的79.1%。村集体经济从2010年前的空壳村,到2018年实现年收入48.8万元;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4810元,到2018年实现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530元。招商引进餐饮企业入驻,建成三峡土家风情园50亩,星级农家乐34家、农家乐示范点5处,新建葡萄长廊200米、樱花长廊1400米,三峡土家族村已成为城镇居民休闲旅游“后花园”;四是规划建设村级食品产业园。先后建设占地35亩标准化厂房4栋,办公用房及配套设施用房4栋,定位招商食品级,目前企业已入驻投产。

杨祖安积极与上对接,争取项目支持,按照土家原始风格,对移民房屋进行了立面改造。尊重移民群众喜养猪、吃熏肉、冬烤火等生活习惯,完善民居附属功能房。同时,大力实施村庄环境提档工程,硬化移民门前道路,栽植长青灌木及花圃2.5公里,安装路灯114盏,安放垃圾桶200个,成立全县首个农村物业管理协会,长效治理村容村貌,做到了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移民群众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杨祖安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运用歌舞文化、建筑文化、图腾文化等民族元素和资源,经常性组织开展巴山舞、歌咏会、读书会等活动,组建“土家文化艺术团”,弘扬民族和移民文化,丰富了移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三峡移民土家族村80后新秀作家王雄,著有散文集《从峡江到平原》,入选2015年“湖北青年作家丛书”第三辑,成为反映三峡移民风土民情的名片。组建了本村民族艺术团,经常组织开展富有土家族文化特色的摆手舞、莲响等节目。由村民选送的“土家酒歌醉沙洋”在荆门市第八届农家乐杯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巴山汉水儿女情”在首届湖北省少数民族汇演中获优秀表演奖,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栏目摄制组在该村完成了大型综艺节目《乡村大世界》的拍摄录制,该村农民自编自演的“土家摆手舞”、“船工号子”等节目入选。

在支部书记杨祖安的带领下,一个移民20年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正在成为江汉平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来源:市委统战部

编辑:郑芸

二审:杜莉

三审:郑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