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潜江市作为“中国小龙虾之乡”,“一只虾”工程的先行者,有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值得荆门市“一只虾”工程借鉴。
6月9日,全国百家融媒大型联合采访活动在潜江启动。(点击查看)
6月9日至11日,荆门广电融媒体记者参加了第十二届湖北(潜江)龙虾节,将在潜江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特推出系列报道《看潜江如何做大“一只虾”》。
近年来,潜江小龙虾通过延长产业链、扩充价值链,“做强一只虾,做优一袋米”,为乡村振兴筑牢产业基础,探索出了一条“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壮大一产业 科技引导龙虾养殖
农业增效,科技先行。在湖北莱克现代农业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简介牌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莱克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水生所、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展小龙虾良种选育、人工繁育、生态养殖、新产品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先后取得了30多项发明专利。
湖北莱克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中龙:“对国内几大湖泊的小龙虾品质进行了杂交,大约有四万亩的示范基地进行推广,可以解决小龙虾的头大尾小的问题。”
品质有保障,产量蒸蒸上。今年,潜江市大力推广虾稻共作繁养一体标准化生产、虾稻共作繁养分离、虾稻共作立体综合生态种养模式和技术,从“大养虾”转向“养大虾”。
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行政负责人 刘群泽:“潜江市虾稻共作模式的品牌效益打响了,近几年飞速发展,潜江的虾稻共作模式种植面积达到90万亩,所有适合养虾的田地都利用起来了。”
拓展二产业 加工销售国际、国内“双循环”
在现代化小龙虾系列产品加工车间,小龙虾去头、剥壳、抽肠、分捡等环节一气呵成,加工车间内一派繁忙。12条生产线上2400名员工在紧张忙碌着。据了解,中虾农业每天可加工小龙虾20万只,生产高峰期用工可达3000人次。
湖北中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赵国直:“现在每天收购在400吨左右,每天加工出来的产品大约有200吨。到目前为止,我们今年的销售收入已经达到了1.5个亿。”
截至目前,潜江形成了交投莱克、华山科技、宝龙、昌贵等水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生产虾仁、整肢虾、虾尾、鱼糜、甲壳素及衍生产品等10多个系列、60多个品种,年加工能力达到35万吨以上。
潜江龙虾被列为中欧互认免检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产品远销欧美30家。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227.9亿元,蝉联全国龙虾区域品牌第一。
提高三产业 餐饮品牌享誉全球
与此同时,潜江还瞄准文旅市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以龙虾文化为主题,集旅游度假、龙虾美食、文化展示、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潜江生态龙虾城,创建了全省唯一的龙虾学院,推陈出新了“清蒸虾”、“卤虾”等128个小龙虾菜品,3000多家潜江龙虾餐饮直营和加盟店现身全国各地。
北京游客:“这个时候的潜江龙虾是最好吃的季节,潜江龙虾个头特别大,口感非常非常的好。”
潜江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 张庆国:“虾稻综合产值达到520亿元,品牌综合价值达227.9亿元,坐稳全国水产类头把交易椅。”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蒋子龙 李思思 云薇
编辑:云薇
二审:杜莉
三审: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