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荆门医药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

推进医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培育荆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十四五”荆门工业经济的一项重要任务。近期,我们对全市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就如何推进医药产业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

一、荆门市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现有医药工业企业46家,其中,药品、原料药生产企业25家,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企业15家,注册药品和原料药174个;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9家,持有《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企业11家,注册器械31个(其中二类27个,三类4个);另有化妆品生产企业2家。2019年全市25家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完成产值34.8亿元,同比增长3.5%。“十三五”以来,医药工业年产值增速分别为11.4%、11%、20%和3.5%,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的拉动,产值同比增长10.7%,是我市唯一实现正增长的行业。医药产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医药产业特色逐步显现。初步形成了以化学原料药和中间体为主导,化学制剂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医疗器械多门类发展的医药产业格局。在解热镇痛、抗病毒原料药(中间体)等领域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其中,百科亨迪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布洛芬原料药生产厂家,市场占有率居全国榜首;帅邦科技是国家疾控中心免费发放艾滋病药物的中间体泰诺福韦唯一供应商,占政府采购90%以上份额;康沁药业是全国大容量注射剂品种规格最齐全的生产企业之一,涵盖临床常用大部分大容量注射剂;梦阳药业拥有“生白口服液”和“猪苓多糖胶囊”两款独家医保产品,“生白口服液”单品销售过亿元;道地药材拥有3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是集“种、产、销”一体化全链条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

百科亨迪布诺芬原料药生产车间

(二)防护品生产快速壮大。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市企业抢抓机遇迅速扩大防护品生产。一次性口罩生产企业由过去的2家增至12家,日产能由2.5万片扩大至近千万片;其中医用口罩生产企业由1家增到2家,日产能由1万片扩大至515万片。上半年共生产一次性口罩4亿片,其中医用口罩达2.4亿片。稳健公司从零起步转产防护服,成为省“三个一批”重点调度企业,仅用1个半月时间就完成省下达的70万件防护服生产任务,此后又转产手术衣供集团公司出口,日产手术衣3万件左右,已累计生产手术衣75万件。

新立公司春节无休赶制一次性医用口罩

稳健公司疫情期间转产防护服

(三)医药产业发展后劲增强。近年来,我市突出医药产业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一批国内龙头企业,落地建设了一批大项目。主要有人福医药、珠海润都、驼人集团、洛阳远洋生物、瑞孚信、奥美医疗、武汉海特等。2020年,全市生物医药重大项目14个,总投资75亿元。投资12亿元的奥美医疗医用非织造品项目已部分投产,年内将全部竣工投产;投资10亿元的瑞孚信高端原料药生产项目已建成,即将试生产;投资12亿元的润都高端原料药生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投资10亿元的汉瑞药业高端原料药生产基地项目已于5月启动建设。随着这批项目建成投产,未来我市医药工业的体量和地位都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技术装备和质量管理明显增强。“十三五”以来,医药制造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百亿元,重点投资于GMP改造升级和产品产业化。至2019年底,15家药品生产企业获得国家GMP认证23项,药品质量管理规范标准。梦阳药业采用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中药提取生产全自动化控制及在线监测”,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其生白口服液成功进入2020版《中国药典》,梦阳成为生白合剂(生白口服液)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者。康沁药业自动化覆盖率达50%以上,是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瑞生制药、康沁药业、道地药材、稳健医疗等4家企业获批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

梦阳药业生白口服液入选2020版《中国药典》

康沁药业认定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单位

(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从调查的14家重点企业情况看,研发投入占主营收入的比重由2016年的3.3%,提升至2019年的3.8%,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百科亨迪的布洛芬颗粒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即将进入BE实验阶段,布洛芬片、托拉塞米片正在做一致性评价前期准备;梦阳药业在研的化药1.1类新药五味子乙素片正在进行一期临床试验;康沁药业与军科院合作研发的1.1类新药盐酸葡酮胺完成中试正申报临床,刺白胶囊、红益胶囊在2019年获得军特药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苦参碱氯化钠注射液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治疗”入选科技部“科技助力2020”重点项目名单;稳健医疗与武汉纺织大学合作创建“李建强专家工作站”,技术创新实力得到提升;积荫堂药业的荆门上清丸预计将于11月结束三期临床试验。

(六)外向水平明显提高。2019年全市医药制造业完成出口产值4.3亿元,增长32.1%,占医药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为14%。“十三五”以来,医药制造业年出口产值增速分别为2%、12.6%、29.2%和32.1%,呈稳步增长趋势,2020年因疫情拉动,上半年幅增达875%。百科亨迪布诺芬多次获得欧洲GMP认证和美国FDA认证,2019年布诺芬原料药81%出口海外;梦阳药业“生白口服液”开启国际化进程,在美国、加拿大开展天然药物注册工作;福鑫医疗、美宝生物科技、新立医用纺织等医疗器械企业均持有CE认证,一次性输液器、一次性输血器、体外诊断试剂、一次性口罩、医用纱布等产品销往海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和企业规模偏小,引领和带动作用较弱。2019年25家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完成产值34.8亿元,仅占全市规模工业的1%。龙头企业百科亨迪2019年完成产值5.3亿元,过亿元的企业仅有百科亨迪、稳健医疗、道地药材、聚瑞中药、康沁药业、梦阳药业6家企业,目前医药工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和贡献都比较小。对比周边市州,宜昌、襄阳、荆州的体量分别是我市的十倍、三倍和两倍。

二是企业关联度弱,产业集聚效应不强。医药产业链条比较短,企业间产品的关联度小,缺乏互补性,产业集中度低,产业集而不聚,导致了产业协同效应难以发挥,严重影响制约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发挥。

三是产品附加值低,创新驱动能力弱。全市医药企业多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传统产品比重大,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市医药企业没有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省级技术中心仅康沁一家。医药企业研发能力弱,在新药临床、仿制药等方面作为有限。

四是支持政策空白,企业呼声较高。医药产业作为荆门市工业十大重点发展产业,一直没有出台专项支持政策。而我省武汉、宜昌、黄冈等地均先后出台医药行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医药产业研发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市内医药企业期盼出台扶持政策。

三、荆门市“十四五”医药产业发展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为医药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机会,必须抢抓机遇,强化措施,围绕医药行业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着力补短板、挖潜力,促进我市医药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提升产业能级。强化医药产业招商引资。围绕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节点招大引强,开展建链、补链、延链式招商,实现重大医药产业项目招商引资新突破。紧盯国内外龙头企业发展动向,抓住其战略转移、新建基地、产能扩容等机遇,大力引进领军型企业。将各细分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和仿制药原料药一体化企业作为重点对象,特别是抓住我市与台州结成友好城市的机会,发挥我市化工循环产业园专业化园区优势,依托现有百科亨迪、珠海润都、瑞孚信等医药企业,推动两地企业开展合作。

(二)拓展产业优势。巩固发展优势原料药,做大做强解热镇痛、抗病毒、抗高血压、消化系统用原料药(中间体),积极引入抗感染、抗肿瘤、心脑血管、免疫系统等治疗领域特色原料药。持续发展化学制剂,围绕优势门类,提升原料药深加工能力,发展特色原料药、原料制剂一体化,延伸和完善产业链,突破发展化学制剂药新药和仿制药。强化中药传承创新,发挥中药材领域优势,发展和创制具有资源特色的中药产品,加强对“荆门上清丸”等名方、验方的传承开发,打造药材-饮片、提取物-中药配方颗粒产业链。加快发展医疗器械,重点发展门槛低、需求大的康复医疗设备、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辅材和耗材,突破发展健康监测、家用医疗设备、便携医疗器械、远程诊疗器械、中高端医用辅材和耗材等产品,推进产业化发展。

(三)推进产业集聚。构建“1+4”医药产业集聚区。重点建设荆门高新区医药产业核心区,依托荆门化工循环产业园,打造以百科亨迪为代表的化学原料药(中间体)集中区;依托荆门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支持康沁药业、梦阳药业、奥美医疗等企业发展化学制剂药、中成药、医疗器械产业。分区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效应明显的医药产业集中区,东宝重点打造以道地药材为代表的中药种植、饮片加工、现代物流的中药产业集中区;钟祥重点打造以聚瑞为代表的中药种植、饮片加工的中药产业集中区;京山重点打造以广通、太子为代表的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的中药产业集中区;沙洋重点打造以福鑫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产业集中区。

(四)提升创新能力。着眼于药物创新、医疗器械核心技术开发、中医药传承等方面的需要,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加大医药企业研发平台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医药企业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或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通过企业和高校联合、订单服务、委托培养、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科研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及高技能人才,为医药企业技术改造、产品结构优化升级、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五)加大政策支持。针对医药产业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制定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的资金支持政策。对开展临床试验和在本市进行转化的创新药、改良型新药、仿制药,根据其研发进度分阶段予以奖励;对首次在我市实现产业化的药品、医疗器械予以奖励;对取得国际化认证取得境外上市资质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予以奖励;对医药企业增产增效、做大做强予以奖励等等。通过资金支持,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壮大产业发展能级

(六)加强服务保障。发挥生物医药产业联盟组织作用,支持其承担起行业统计、信息服务、行业调查研究、行业培训、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任务。建立医药产业创新服务中心,做好新药、仿制药、医疗器械研发协调服务工作,指导企业创新研发和注册申报,并落实专人负责,跟踪研发进程,积极向国家、省审评审批部门协调汇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审评有关问题,加快审评审批速度。(作者:市经信局 李甫义 车飞)

来源:市优化人文环境专项工作组

责编:杜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