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农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优秀宣讲员宣讲展播——宋永正

编者按:为宣传展示荆门市“三农”领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市从今年7月下旬启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通过各县、市、区的层层推选,最终遴选出全市农村各行各业的优秀宣讲员代表。

优秀宣讲员重点围绕忆感人瞬间、话发展成就、晒幸福生活、讲奋斗故事、谈未来梦想等5个方面的内容开展宣讲。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述,宣传和展现近几年来,荆门市农业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同时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坚定信心跟党走,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营造浓厚氛围。

今天一起来看沙洋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组宋永正的宣讲《心灵的洗礼   党性的锤炼》

心灵的洗礼   党性的锤炼

沙洋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组  宋永正

大家好!我叫宋永正,是沙洋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我宣讲的题目是《心灵的洗礼 党性的锤炼》。

扶贫脱贫是一项艰巨任务,更是一项长期积累的问题。世界上任何国家,包括发达国家都存在贫困问题,也都面临扶贫脱贫的艰巨任务。唯有中国共产党立下铮铮誓言:“让全国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小康社会。”

2018年9月3日,我上班的第一天就被单位派驻到拾回桥镇马新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如今两年过去,我从队员变成了工作组组长,深感肩负的使命更重了。

两年间,在这个不到5平方公里的村子里,一辆电瓶车载着我走过了4527公里扶贫的路程。2982张照片记录了我与村民的生活点滴。730多个夜晚,我与基层村两委并肩作战。两年间,我参与了许多事情,学到了宝贵的基层经验。走访时候常常听到村民们对我说“这几年咱国家政策真的好!”也许这句话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美丽词汇来修饰,但这确实这老百姓对党的认可的“金口碑”。

今年6月28 日晚上11点多,由于沙洋县连续下雨导致我村鲍河桥附近4组、14组、15组村民受灾严重。我和村两委一起参与防汛抗旱转移群众,趟过不知深浅的积水,直到凌晨2点钟,转移群众15人。饥肠辘辘的我感到撑不住了,到附近的办公室拿了一点吃的东西正准备充饥,一位小姑娘看到说:“叔叔,我饿了。”我便把手里的面包和水给了她。当小姑娘向我道谢时候,我心里感到很温暖。来不及吃东西,我继续赶到鲍河桥转移群众。直到凌晨五点,村两委干部让我回去休息一会。我临走时回头看了他们一眼,他们来得比我早,撤退比我晚,他们一夜未眠,哪怕是一碗泡面,都没时间去吃……没有什么岁月静好,是党员干部的负重前行,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用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诺言。

走访时候常常听到村民们对我说“这几年咱国家政策真的好!”也许这句话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美丽词汇来修饰,但这确实这老百姓对党的“金口碑”。

这两年,我看到村里的2组、8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村民出行时候方便了许多。我看到一个个垃圾箱码放有序;村容村貌整洁了许多。我看到草坪地里村民忙碌的身影,村民致富赚钱的路子宽了许多;我看到村委办公室广场上村民英姿飒爽广场舞舞姿;文娱活动丰富了很多。我看到美丽的移民新村伫立村口,丹江移民和湖北人民的友谊更加融洽…

有时候,我问村两委干部:“你们五个人,怎么能处理那么多村子里事情?”他们便说“我们是村里的父母官,老百姓找我们解决事情是应该的!”

是的,一句简单的话,一句简短的承诺,都是党员干部为百姓排忧解难,想方设法能让他们多挣一点钱,为村民指引者致富的路子。

笔直挺拔的执勤背影,是党员群众保护村民的安全屏障;为村民当“店小二”,那一沓沓厚厚的代购发票是党员群众抗击疫情为民服务的见证。党员干部,甘当群众的忠诚守卫者和勤务员!

回想这两年的扶贫经历,不由得心生感慨,也许“小宋”不只是一名扶贫的缩影,他和280万扶贫干部一样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战场上;他们学习文件,将政策向贫困户解读,不遗漏任何一项;他们入户走访,掌握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详细制定一户一策;他们翻阅台账,查找政策享受清单是否缺失,他们整改问题,找出差距,补齐短板弱项。

党的一百年奋斗目标就要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脱贫攻坚不获全胜我们决不收兵”。我将继续扶贫走在扶贫的路上,让党的好政策沐浴在村民身上,两年青春无悔,愿秉承初心,赤诚善良,做一个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新时代年轻干部。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瑞雪

审核:郑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