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宣传展示荆门市“三农”领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市从今年7月下旬启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通过各县、市、区的层层推选,最终遴选出全市农村各行各业的优秀宣讲员代表。
优秀宣讲员重点围绕忆感人瞬间、话发展成就、晒幸福生活、讲奋斗故事、谈未来梦想等5个方面的内容开展宣讲。希望通过他们的讲述,宣传和展现近几年来,荆门市农业农村发展和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同时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坚定信心跟党走,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营造浓厚氛围。
今天一起来看五三农场罗汉寺分场向家河村余若飞的宣讲《农场半生寄恩情 幸福粮仓话小康》。
农场半生寄恩情 幸福粮仓话小康
五三农场罗汉寺分场向家河村 余若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我叫余若飞,来自湖北省国营五三农场,我今天宣讲的题目是《农场半生寄恩情 幸福粮仓话小康》。
五三农场是1953年李先念创办的一个大型国营农场。67年的艰苦创业,勤劳的农垦人已经把百里荒原变成了幸福粮仓!
1962年,我出生在湖南省华容县。二十岁时,我与邻村的女孩结了婚。一年不到,妻子嫌我穷,和我离婚后嫁给了一个会赚钱的手艺人。
为了谋求生路,35年前的夏天,我走了几百公里山路,讨吃讨喝来到了五三农场,来到了罗汉寺分场向家河村姨妈的家。
五三农场是湖北省最大的国营农场,只有正式职工才能在这里务农。而我是一个外来人口,农场根本就不允许我在这里种田。
我来五三农场谋生的希望落空了。
我拿着姨妈给的路费,来到长滩汽车站准备回家。等车时,我看见离车站不远有个鸭苗孵化房,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不能在农场务农,那就留在这里放鸭子吧!
我当时身无分文,没有买鸭苗的钱,在姨妈的担保下,老板赊给我1000只鸭苗,让我在鸭子产蛋后再和他结账。
一根竹竿,一顶草帽,一群鸭子。从此,我就像一个四处流浪的吉普赛人,在田野放起了鸭子。一放就是整整五年,我成了五三农场有名的“鸭蛋大王”。
1990年,由于市场经济转型,五三农场罗汉寺分场出现了一拨又一拨的南下打工潮,土地被大面积抛荒。
没人种田,我来种!在分场领导的支持下,我承包了40亩荒坡地和120亩平原田。头一年下来,我就净赚了4万多元。
种田让我尝到了甜头,也让我看到了新的希望。我把放鸭子赚来的钱全部拿出来,一次性投资60万元,买了拖拉机、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准备在黑土地上大干一场。
有了农机设备,对我来说,160亩土地太少了,接下来,我又承包了1000亩水田和旱田。
2016年,百年一遇的洪水使我损失了400多万元,但是我没有退缩,没有放弃。洪水退后,立马投入到灾后生产自救中去,我又整体流转土地2348亩,成立了“若飞家庭农场”和“双权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还在附近的湖北省军区农场拿下了800亩水田。2019年,我建起了可以满足25000亩水田需要的大型育秧基地,这个育秧基地可以满足整个五三农场的秧苗需求。
一枝独秀不是春。我不能只顾自己富裕,我必须帮助身边的人步入小康。目前,若飞家庭农场重点帮扶贫困户有16户,其主劳力长期在家庭农场、合作社及育秧基地工作。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将承包土地交若飞家庭农场统一管理,降低种植成本,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增收,提高贫困户的收入。
新河队18户南水北调工程的丹江口移民,也是我精准扶贫的对象,我为他们提供低价的种子、肥料、薄膜、农药,我的农机设备给他们使用,用保底价格回收他们的农产品。如今,我的家庭农场年收入达450万元,育秧基地年收入超过了700万元。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鼓励下,若飞家庭农场先后被评为“荆门市十佳农民合作社”,“湖北省百家新型职业农民合作社”,农业农村部农林水总工会“最美农垦人”全国二等奖。我本人先后被评为五三农场劳模、荆门市劳模、湖北省劳模。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席卷了全国各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作为向家河村支部书记,又是一名中共党员,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理应义不容辞,我积极加入社区防疫一线的队伍中,参与队村防疫工作,守好疫情的“第一道防线”。
30多年过去了,我感谢脚下这片深情的土地,感恩党的恩情!五三农场,是我实现劳动梦想的肥沃土壤。是党的好政策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扶持,让我实现了一个外乡人创业的梦想,让我迈入生活的小康,也让我实现了“为富一方,带动一方,帮扶一方”的人生理想,半生奋斗在五三,五三就是我的家!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瑞雪
审核:郑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