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从及早部署、认真排查、及时预警、加强宣传和积极稳妥推进治理工程5个方面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地质灾害防范工作。
2月以来,全国多地遭遇强降雨、强降雪等极端天气。据气象部门预测,2月底至3月上旬,南方局部地区将出现持续降雨或多次降雨过程,北方地区随气温逐步升高,冰雪消融、冻土开化,部分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开始显现。
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及早部署,积极应对,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高度重视,及早部署。各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密切联系相关部门,时刻关注强降雨、洪涝、台风、地震等可能引发次生地质灾害的不利因素。东北、华北地区要做好“桃花汛”引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西北地区要防范融雪和冻融作用引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西南山区要防范强降雨和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东南沿海地区要做好强对流天气期间局地短时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
认真排查,积极应对。各地要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提早启动监测预警和专家巡查指导制度。要采取灵活有效的工作方式,组织力量加强排查,在避免人员密切接触前提下,重点针对人口居住区、城乡结合部、各类移民搬迁场所、山区丘陵区高陡边坡、公路边坡、建房切坡等加大排查力度,排查出来的隐患点要全部纳入群测群防和预警体系,切实做到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防。
及时预警,果断避险。各地要加强群测群防和监测预警,切实做好应急预案,一旦出现险情灾情,果断撤离危险区内所有人员,并做好临时避难场所的人员隔离防护措施。
加强宣传,增强意识。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采取互联网、手机、广播、电视等方式普及防疫特殊时期防灾减灾和临灾避险知识,增强基层人民群众地质灾害防范意识。
积极稳妥推进治理工程。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复工复产有关规定,稳妥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复工,努力保障原计划于今年汛期前完成的重大治理工程加快实施,尽快发挥防灾减灾效益。(黎明)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今春北方或有7至10次沙尘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日前印发《关于认真做好2020年春季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沙尘暴灾害应急,结合本地情况及时研究今春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形势,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科学有效应对。
预计今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沙尘过程次数为7次至10次,其中,沙尘暴和强沙尘暴过程2次至3次,沙尘强度总体偏弱。近期我国北方地区气温逐渐回升,主要沙尘源区地表植被还未返青,土壤干燥疏松,在较强冷空气条件下极易发生沙尘天气。
通知指出,沙尘暴灾害多发期各地要科学开展监测预警工作,省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科学监测研判沙尘天气发生发展趋势,必要时提前向下游地区发出预警信息。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认真编制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充分认识今春重点区域沙尘暴灾害形势,对于主要沙尘源区和路径区,要充分考虑强沙尘暴及其衍生灾害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切实将处置措施落实到岗、落实到人。
通知要求,在沙尘暴多发地区,确保沙尘暴预警信息发布全覆盖。要认真梳理整合荒漠生态效益监测和沙尘暴监测项目,强化管理措施,逐步更新监测仪器设备。加强沙尘暴灾害应急机构队伍建设,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对于在沙尘暴应急处置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寇江泽)
水利部
今年汛期区域性暴雨洪水和干旱可能重于常年
水利部日前召开2020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视频会议,部署今年水旱灾害防御重点工作。
据水文气象预测,今年汛期我国气候形势复杂,气候状态总体偏差,汛期南北方降雨不均,区域性暴雨洪水和干旱可能重于常年,极端气象文事件可能多发,有可能发生流域性大洪水,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
当前我国防洪体系还存在短板,监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此外,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南方部分地区前期已连续出现强降雨,将进入汛期,汛情不等人,要坚持统筹推进,扎实做好各项水旱灾害防御准备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会议要求水利部门增强风险意识、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在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做好备汛工作。水利部将按高、中、低风险地区分类细化措施,统筹推进各项防汛备汛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湖北和南方部分省区高风险的市县要专门研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备汛工作,同时加强预测预报,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会商研判,提前对今年气候趋势和重大汛情作出预判,为水旱灾害防御决策提供支撑。
此外,水利部还将有序推进防洪工程设施水毁修复,加强对水毁修复工作的组织领导、项目管理和分类指导,全面建立水毁修复项目台账,在服从疫情防控工作大局的前提下,推进水毁修复进度,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抓紧开展汛前检查,根据疫情防控进展情况,突出重点,适时开展汛前检查;创新汛前检查方式,用好信息化手段,督促各级水利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做好各项防汛准备;认真梳理检查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督促整改落实。
水利部将在今年汛前组织各流域机构修订完善有关方案预案,开展防御大洪水调度演练,专门召开水库安全度汛会、山洪灾害防御会进行安排部署。各流域机构、各地要针对江河特大洪水、严重山洪灾害等“黑天鹅”事件,未雨绸缪,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突出抓好水库汛限水位、水工程防洪抗旱调度运用和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监管,加大“四不两直”督查暗访力度;进一步建立完善科学高效的防汛抗旱工作体制机制,细化工作规则,调整充实力量,加强人员培训,全面提升水旱灾害防御水平。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责编:怡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