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肥料种子,抢抓好农时,今年农作物收成就有保障了!” 2月29日,荆门市掇刀区荆东村村民荔学琦从村干部龚柏志手中接过农资,长长吁了一口气,连声道谢。
在荆东村,村民只需要通过电话或微信,向村信息员上报所需要的农资产品,村委会就会迅速协调购买和运输,并送货到家门和田头。荆东村有8名农资代购员,其中有6名信息员、1名村网格登记员和1名采购兼交通配运员。除了代购农资外,他们还帮助村民代购油、米等生活资料。
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形势下,如何避免农民购买农资造成的人员聚集?成为今年基层开展春耕备耕的一大难点。荆门市掇刀区让全区300多名村“两委”干部当农资代购员,推行农资代购服务,破解了这一难题,使农村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两不误。
2月28日, 麻城镇官堰村村民龚俊杰通过微信,向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提出了购买小龙虾虾苗和虾饲料的需求。龚俊杰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养殖小龙虾增收12000多元。他今年计划继续养殖小龙虾,可疫情期间销售店面关门,他正犯愁。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迅速帮他代购了虾饲料,并协调龙瑞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他供应了5亩虾田的虾苗。有了这样的开端,龚俊杰对今年的脱贫信心满满。
2月27日下午,麻城镇官湾村村主任雷家平上门向村民孙家青送来口罩和《致全镇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并了解农资需求信息。像雷家平一样,掇刀区麻城镇19个村的90多名村“两委”干部当上了“农资代购员”,仅两天时间,全镇就将1200多户村民亟需的肥料、种子、鸡苗、鱼苗等需求摸排上来。麻城镇集中5家农资超市统一备货配送到村集中点,再由村干部打通“最后一公里”,送到农户手中。
掇刀区团林铺镇今年开通了3家农资电商平台,使村民多了一条便捷的购买渠道,村民只需要用手机微信和客户端就可下单。农资店接单后迅速快递到村,再由农资代购员派送到户,全程不超过2天。“镇上这些电商平台,平均每天接单量都在100份以上,并在不断增长。”团林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掇刀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区供销社搭建起了“荆门和盛农资公司商城”网络平台,上架农资产品236个,将化肥、种子、农药等图文并茂地呈现,并且明码标价,农民一键购买。区市场监管和农业农村部门线上线下监管农资代购过程,接受举报投诉和服务。
据悉,疫情防控期间,荆门市掇刀区24小时为农民提供农资代购配送服务,提供病虫防治及其他农技服务,确保疫情防控到位、农资保障到位,助力春耕生产。(张秀秀、章诗靓、孙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