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中午,湖北省荆门市当地首例ECMO(简称“人工肺”)病人成功撤掉呼吸机。这是一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年轻志愿者。在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驰援荆门医疗队与当地医务人员的合作下,这位病人几天前成功撤掉ECMO,今天上午情况更加好转。这是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远程会诊中心传来的好消息。今天现场对湖北武汉、荆门两地新冠肺炎危重病例进行三地远程联合会诊,共同探讨7个新冠肺炎危重病例的救治方案。
驰援湖北荆门,注定是一场“硬仗”。2月12日,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积极响应国家“一省包一市”对口支援决策部署,组建了由35位专家组成的呼吸危重治疗团队,作为浙江省首批支援荆门医疗队,24小时内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零基础”上改造岀了一个基本符合院感要求的重症监护病房(ICU),集中收治荆门当地危重症患者。目前,ICU内有22例患者,其中,危重症14例,重症8例。进行了气管插管救治的7例,无创2例,ECMO1例。至今,已有5例从危重症转为重症,已有5位患者好转转入普通病房。会诊现场,三地专家一致认为:“这样的好消息,增添了医护人员的信心。”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李剑平
责编: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