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当干部是党组织相信你、老百姓拥护你,所以当干部第一条是做人要清白,这样才对得起党的培养,对得起老百姓的爱戴。”
这是1993年,我走马上任李市镇任党委副书记兼副镇长的第一天,父亲专门把我叫回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迄今陪伴着我度过了25个年头。也正是这句话,让我在物欲横流、利惹名牵的社会始保持着一份清醒、一份正直。
父亲是一名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参加工作起就在乡镇基层工作,在同事眼里是一个有能力又正直的人。“人不清白不当干部”是父亲身体力行的信条,他一生最看不惯的就是贪腐行为,所以他对我们子女要求十分严格,也成了我从政路上最好的廉政监督员。
“你年轻,前途光明,逢年过节往领导家中送送礼,争取早点当上一把手,也让我们好沾点光,你不能—根筋光忙着干工作,老当着副书记、副镇长。”在家庭聚会上,一些亲朋好友这样“点拨”我。父亲听到后,顿时脸色变了,大声训斥那些亲友:“你们这是对他爱护呢,还是害他呢?明摆着要拖他‘下水’么?今后谁再要到他面前说这话,休想进我家门”。看到父亲虎着脸,亲友们再不敢提起此话。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我深知靠送礼得来前程犹如饮鸩止渴,不过是鸱得腐鼠。面对这些仕途之中所谓的“善意提醒”,我始终谨记父亲的教诲,怀揣着一颗廉耻戒惧之心,在面对物质诱惑、人情关系“迷雾”时,总能及时警醒自己,守护好心灵净土,淡泊宁静地过日子。
1998年,在党组织的信任下,我踏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成为当时的沙洋区委常委。在旁人看来,这可是人生的一件大喜事,不过在父亲看来,只是工作岗位变化了,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父亲专门给我写了一封信,告诫我“无论何时,身处何位,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从政,勤勤恳恳工作,默默无闻奉献。”去看望父母时,父亲也总不忘反复提醒我:“人不清白不当干部。”
时光荏苒,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不论在哪个岗位,我始终坚持这样一条:从不伸手拿任何不该要的东西。正是因为有父亲这样一位负责执着的“廉政监督员”,让我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把好人生之舵手。
我庆幸,我有一位好父亲,身边有一位好“廉政监督员”。(市环境保护局党组书记、局长贺晓军)
来源:荆门清风
责编:吴兴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