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优秀清廉家风故事选载】继承与传承

一直都记得,在我提拔为处级干部时,父亲送我了12个字:“实实在在做事、清清白白为官”,并告诉我这是我们家几代人的训条和信守,希望我能传承下去……

印象中的祖父是个个性洒脱,清风明月的人。无数个清晨,我们都是在他老人家韵味醇厚、刚健清新的唱腔中欣欣然睁开眼。谈及祖父,父亲往往非常自豪,日伪时期,祖父作为村里少有的德高望众文化人,有人让他当保长,但祖父却宁死不从。即使家里沦落到将两个女儿送人的困境,祖父也没有屈服,保持了一个中国人的禀然正气,也给我们留下清清白白做人的家训。

眼里的父亲是一个自我严格,克难奋进的人。在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里,父亲却数次辞官,一生致力于农业技术的推广。钟祥一直不能盛产柑橘,父亲潜心研究数年,跑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不仅让蜜桔在钟祥开花结果,还让橙子等其他品种也在钟祥安家落户。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十里飘香的果园,家乡的老乡们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聚宝盆,他们亲切的称父亲为石高公。有领导曾这样评价父亲,“在乡镇,知道石高公的群众比知道我的多,这才是实实在在为民服务的好干部”。父亲一生荣誉在身,但他却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父亲用行动为我们树起了实实在在做事的标杆。

退休之后,父亲关注中国廉政建设,倾注大量心血对建国以来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历史进行了认真研究,他收集了大量资料,结合感受,融入思考,撰写了几十万字的《反腐败必胜——一个公民了望与思考》,要求我们认真阅读,谈体会,谈心得,并要给他提修改意见,时刻提醒我们防微杜渐。

前不久,我到上海瞻仰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当即发了一组照片和文字给父亲,老父亲则即兴赋诗一首:“红船南湖起航,冲破狂风巨浪。扫除妖魔鬼怪,神州红旗飘扬。人民翻身做主,国家蒸蒸日上。而今巨轮起航,海洋又有恶浪。面对强权孽障,中华志气高昂。必胜信念在胸,因为有共产党。”诗歌表达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父亲的一生,时刻都在书写着对事业的担当,对党的忠诚。

母亲是一位小学老师,为人和善恭俭,热心助人。我们生活工作中有委曲向她倾述时,母亲常常给我们讲“让它三尺又何妨” 的故事,“厚德载物,宽让宁容”的道理。在我们即将成人时,母亲告诉我们“门第不可依,成事在奋斗”的择偶观。

一个人的一生离不开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如春风化雨,滋润、滋养了我们,让我们姐弟铭记在心,受益一生。弟弟初到沿海城市打拼时一穷二白,却受到了一个美丽的弟妹的青睐。后来我问弟媳当初怎么会看上弟弟时,她回答说,是弟弟身上那种阳光向上,诚实厚道的品质打动了她。家风的浸染,让我们即使在人生的低谷,也能仍然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质。

“家传一首冰壶赋,庭茁千寻玉树枝”。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得益于中华文化通过家训家教薪火相传。我愿做这其中的继承者与传承者。(荆门市畜牧兽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石晓宇)

来源:荆门清风

责编:吴兴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