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尤其是今明两年,做好三农工作,尤为重要。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并且特别强调,农业农村要优先发展,要切实稳住三农基本盘。那么,过去的一年,三农工作做得怎么样,取得了哪些经验?今明两年三农工作都有哪些硬骨头要啃?还有哪些目标要完成呢?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刚刚过去的一年,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进,粮食再获好收成,粮食总产量达到13158亿斤,连续第七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
粮食的高产量,背后是发展趋向高质量。2018年,我国新建高标准农田820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超过2000万亩;化肥、农药使用量双双实现负增长,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超过3000万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
目前,我国的粮食虽然趋向高质量发展,但仍面临大而不强的现状。2019年,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调整优化生产结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仍是硬任务。
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是对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寻找三农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把这些薄弱环节作为今明两年三农工作的硬任务。
会议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2018年,贫困地区的面貌有所改变,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取得重要进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有力推进,“五个一批”等重大脱贫举措扎实落地。
2019年,脱贫攻坚仍是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硬任务,要切实重点解决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攻坚力度。
在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脱贫的质量也同样需要保障,如何防止脱贫之后再返贫,同样是要解决的硬任务。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今明两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交汇期。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头一场硬仗,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是会议明确的另一项硬任务。
2018年,着眼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垃圾、污水治理,推进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这种差距,除了人居环境之外,还有收入。2018年,我国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预计超过14600元,有望保持“两个高于”。
农村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动力。2018年,中央投入高达5400多亿元,重点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项目工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央试点县达到约1000个;三权分置改革不断深化,30多个省份已报告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未来两年,农村改革的任务仍然艰巨。
2018年,三农工作交上了沉甸甸的成绩单,三农形势向好,直接保证了整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局的稳定。
目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外部风险大;农业农村基础依然薄弱,农产品供给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大宗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产业链条短、产销衔接弱、质量效益低等问题还很突出,农民增收难度大;乡村建设投入不足,“人地钱”仍是“卡脖子”约束;乡村陈规陋习还不同程度存在,农村发展与治理挑战多。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必须充分认识做好当前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
只有切实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突出抓好三农工作各项硬任务的落实,才能确保2020年顺利完成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2018年,粮食再获好收成,乡村振兴开局良好,脱贫攻坚有力推进,农村改革持续发力等等,这些说明,三农发展,持续向好。而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突出的短板也在农村。目前,做好三农工作,就是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只有把硬任务完成好,才能让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成色和含金量。这不仅需要各地各界因地制宜、稳扎稳打,还需要广大农民朋友积极主动,把自己的家建得更美更好。
来源:央视网
责编:刘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