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2018年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在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望兵石学校召开。会议总结了2017年全市教育工作,对2018年荆门市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提出,2018年将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中用足“加法”,补学校党建短板、补教育资源短板、补师资队伍短板;将在松绑减负中多用“减法”,减轻学生、教师、学校负担;将在推动教育提质增效中巧用“乘法”,全力推动教育质量、推动学校发展、推动职教发展提质增效;将在教育改革创新中多用“除法”,改革办学模式,破解热点难点,深化教育改革,通过实施“加减乘除”,努力让教育更有“温度”、发展更有“质感”。会上下发了《2018年荆门教育10件实事》《关于开展十大教育品牌创建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现就即将做的教育实事和品牌创建项目进行解读。
荆门教育发展的十件实事
推进一批教育民生工程建设。全面推进39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完成新建改扩建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厕所和运动场等59个单体项目建设。新建掇刀石中学教学楼,推进招生考试和教师发展中心建设。
编制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编制第三期《荆门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掇刀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工作,力争再创建一个全省学前教育示范县,力争2—3所幼儿园成功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争取全省学前教育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
编制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三年提升计划。编制第二期《荆门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免费政策,支持市特校新建宿舍楼和特教资源中心。
编制实施荆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编制《荆门市高中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实施高中走班制教学改革。
实施民办教育分类改革。提请市政府出台《荆门市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办法》,实施非营利性与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分类登记,实行差别化扶持,加强分类指导和规范管理,推动各类民办学校明确法人属性,明晰产权归属。
构建学生资助全覆盖体系。完成0.65万人次学前教育贫困家庭子女入园补助,2.4万人次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和建档立卡贫困户非寄宿生补助工作,对2.2万人次就读中职学校的农村学生和城市贫困家庭子女免除学费,并对0.3万人次困难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对0.35万人次就读普通高中的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免除学费,并对1万人次困难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对7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和非建档立卡特别困难家庭大学新生进行首年入学资助。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实施荆门职业学院“3+2”中高职一体化育人模式,办好职教“中德班”。推进产教融合,打造荆门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教育品牌。
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举办全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组队参加全省校园足球片区赛及全省校园足球决赛,组队参加湖北省第十一届黄鹤美育节,继续开展全市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一校两特”创建活动。开发符合我市地方特色的研学实践特色课程及线路。
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建立荆门中小学生创客教育中心,开展以“小小爱飞客”为基础的系列创客教育活动。建设荆门智慧教育云信息共享空间,推进师生人人通示范校和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完成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结题工作。推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国家级课题研究实验区工作,力争年内通过中国教科院结题评估,并有研究成果推广。
荆门十大教育品牌创建项目
项目一:全域创建省学前教育示范县
目标措施:荆门东宝区、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沙洋县、钟祥市已成功创建为省学前教育示范县(市、区),截至目前,全市有近20所幼儿园创建为省级示范幼儿园。2018年,督促京山县申报创建省学前教育示范县,2019年,督促漳河新区申报创建省学前教育示范区,通过两年左右时间,力争我市成为全省首个所辖县市区均成功创建为省学前教育示范区的地市。
项目二:推进荆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目标措施:近几年,荆门深入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全域通过了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拟再通过三年时间,推进荆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2018年,开展《县、市、区党政领导基础教育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实施方案》落实情况督导检查;2019年,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加大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的投入力度,推动办学模式改革,实现区域间教学和管理一体化;2020年,初步建立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城乡教师交流基本达到教师总数的10%以上,各县(市、区)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按照不低于核定工资总额的1.5%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按照200—500元全面落实乡村教师工作补贴。
项目三:“千名带万名”名师引领工程
目标措施:据统计,全市有省特级教师97名,湖北名师13名,湖北名师工作室和湖北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2个,荆门本土教育家8名,荆门名师578名。为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拟探索实施“名师引领工程”,进一步壮大全市优秀骨干教师队伍。通过1至2年时间,建立和完善“名师引领”绩效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并以各级“名师”为龙头,带动万名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项目四:实施荆门职业学院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目标措施:2017年,荆门职业学院与长丰猎豹汽车荆门公司确立了现代学徒制建设协议,拟定了联合培养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推进校企联合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开展岗前培训,制订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和试点教学班,编写实训教材;2019年,开展顶岗实习,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并实施双向挂职实训,推进招生和就业一体化;2020年,落实上岗就业,总结推广促进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建设经验做法。
项目五:全域推进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两特”项目创建
目标措施:近几年,市教育局在全省首创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两特”项目创建并持续推进。2018年,拟以体育传统项目、优秀传统文化和戏曲进校园等活动为抓手,通过课堂、课间、社团等形式,将体育艺术“一校两特”项目创建活动引向深入,并组织各地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一校两特”项目创建集中展演。通过一系列举措,力争全市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两特”项目创建活动覆盖学校达到90%以上。
项目六:建立安全等级评定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学校安全常态化管理制度
目标措施:为强化学校安全管理,2013年,市教育局在全省首创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等级评定办法,设置了A类(平安学校)、B类(合格学校)、C类(基本合格学校)、D类(不合格学校)四类评定标准。2018年,拟对学校(幼儿园)安全等级评定办法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将其与学校安全“8+1”专项治理、安防达标升级督导、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以及校车、消防、食品卫生专项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强化品牌效应。
项目七:建立“521”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目标措施:从2018年起,市教育局将探索建立从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维度,研发运用教育质量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两个平台,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出具一份质量报告的“521”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2018年,修订完善《荆门市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估实施方案》,制定《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完成教育质量监测平台的测试工作,启动第一轮第一次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工作;2019年,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实施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启动第一轮第二次基础教育质量评价。
项目八:荆门一中品正文化建设
目标措施:荆门一中建立了以“品正”为核心,包括精神、环境、制度、课程、行为文化在内的品正校园文化体系,已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2018年,拟发挥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校的品牌作用,创建实施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特色志愿项目,进一步增强品正文化的理论和实践价值;2019年,拟举办全国品正文化论坛,使品正文化成为全国知名的校园文化品牌。
项目九:推进国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建设
目标措施:2015年5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批准荆门市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区(辖108所实验学校和108个研究课题),研究周期为四年,目前参研教师近3000人,研究已进入攻坚阶段。2018年,将总结和完善不同课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做法,培养一批懂积极心理学、掌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正确方法的合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推出一批精品成果。
项目十:建设“荆门好课堂”
目标措施: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市教育局拟建设“荆门好课堂”,助推荆门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2018—2020年,组织各学段各学科教师按照新课堂“五要素”(自主、合作、探究、快乐、效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广泛开展各学段各学科课堂教学大比武,建设符合课改精神的“荆门好课堂”,开展“荆门好课堂”优秀案例展评活动,并建立课堂教学优秀案例数字资源库,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力争通过三年时间,推动全市各学段各学科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升。(记者 吴兰艳 通讯员 翁涛)
来源:荆门市政府网
责编:张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