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洋县后港镇: 电商赋能产业兴 黎坪蝶变展新颜

从村级债务缠身的“问题村”,到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5万元的示范村,沙洋县后港镇黎坪村仅用三年时间就实现了华丽转变。近三年来,黎坪村通过党建引领,发展蔬果特色种植,创新“电商+农业”销售模式,蹚出了一条产业振兴的新路子。

走进黎坪村集体农场,29座标准化大棚整齐排列,棚内香瓜苗长势喜人。“上半年种瓜,下半年种菌,土地不闲置,村民有活干。”黎坪村党支部书记杨维雄介绍。2021年新任村党支部书记杨维雄到任后,带领黎坪村“两委”主动作为,先后外出恩施、襄阳、武汉等地考察、学习。党支部经过几次讨论后,决定大胆探索,由村里牵头领办股份经济合作社,村集体全额出资流转30亩土地,打造村办“集体农场”,采取“支部引领+特色产业+电商赋能”的模式,发展蔬果特色种植。农场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务工100余人,人均年增收近5000元。“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正在瓜田忙碌的村民张新志笑着说。

“家人们看,这是我们烘干的羊肚菌,肉质厚实,营养丰富,感兴趣的家人可以点进小黄车......”在黎坪村抖音直播间,杨维雄正卖力推介着农产品。为破解优质农产品“难卖”困境,黎坪村在全县率先开通村集体抖音号,开展助农直播带货,通过“全流程可视化”营销打响品牌。

“我们从种植、采摘到烘干全程都会拍摄短视频,让消费者看得放心、吃得安心。”杨维雄介绍,今年3月黎坪村已开展20余场助农直播,单场最高销售额突破8000元,线上渠道已占总销售额的80%。同时,村里还与本地商超、企事业单位食堂建立稳定供货关系,形成“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销售格局,不仅卖出了产品,更卖响了品牌。

黎坪村的蝶变之路,是党建引领与市场思维碰撞出的火花,更是传统农业拥抱数字经济的生动缩影,“支部引领+特色产业+电商赋能”的发展模式既破解了集体经济“空壳化”难题,又让村民口袋实实在在鼓了起来,乡村振兴没有标准答案,唯有立足实际、敢闯敢试,方能蹚出新路。


来源:云上沙洋

编辑:孙弋雯

二审:黄韶光

三审:吴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