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荆门市召开全市环保工作会议,对2017年环保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议提出要围绕着省定目标的完成,明确六大路径,全力实现2017年环保工作的新跨越。
一是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打好三大战役。按照“六管齐下”、“七项管控措施”、“十大治理任务”要求,全力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中心城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3.2%,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到89μg/m3 、57μg/m3以下;围绕河长制、湖长制实施,强力推进竹皮河、天门河、长湖等流域整治和漳河等重点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88.9%,县级以上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围绕胡双磷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这一重点,用好1亿元国家专项资金,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二是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建设生态荆门。完善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市、县两级生态保护红线,明确主体功能区布局,并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加快构建“一带两屏四网六廊”的生态安全格局。细化生态立市建设生态荆门路线图,制定《荆门市生态治理工作方案》,深入推进生态治理“十大工程”。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开展生态市、县、镇、村四级联创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发展低碳工业、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为重点,着力推进产业绿色转型。
三是以环境安全为底线,严格执法监管。高质量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中不出现问题,不被国家或省级媒体点名曝光。深入开展环保法实施年活动,推进饮用水源保护等9个专项执法和“一园二水四行业”专项整治。建立环保、公安联动执法长效机制,持续开展“零点行动”。建立健全网格化监管体系,全面落实“双随机”制度,对国家和省级重点监控企业的现场抽查实现“全覆盖”。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环境信用制度,形成“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监管机制。
四是以服务发展为核心,优化外部环境。强化“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强制约束作用,做好产业园区及入园项目的环境管理工作。规范环评机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管理,加强对环境质量监测行为和环评技术评估行为的事中事后监管。做好环境管理服务工作,提高审批效率,运用“绿色通道”、大企业直通车等手段,服务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民生和产业转型升级项目顺利推进。完善环保项目库信息动态更新,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项目储备库。
五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健全体制机制。完成监测监察垂管改革,理顺体制机制。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荆门市生态环境党政工作职责的通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环保职责。继续推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改革、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和农村污水处理“客店模式”推广。着力完善市场化机制,扩大排污权交易范围,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社会力量投入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加快排污许可制实施步伐。出台《荆门市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
六是以环保宣传为重点,培育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乡村)、进家庭“五进”活动,加强环保法律宣传,积极引导党政机关强化绿色政绩观,市场主体强化绿色效益观,广大群众强化绿色价值观。深入开展荆门市环境保护奖评选,推动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开展好“环保世纪行”、“六·五”世界环境日等活动,推进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等绿色细胞创建,使绿色、低碳、节约成为社会风尚和全民自觉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