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创新打造供电台区“3D沙盘”

1月6日,在国网荆门东宝区供电中心牌楼供电所数字化工作室,工作人员江沁春、钟小伟正对照江湾3号台区“3D沙盘”,模拟开展作业点安全措施线上核实。

供电台区“3D沙盘”是国网荆门供电公司开展基础数据治理的应用成果,属于省内首创。它集成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激光点云建模以及可见光数据等技术,形成变压器台区线上三维可视化模型场景。“‘3D沙盘’与游戏里的地图建模有相似之处,”江沁春介绍道,“可以直观展示整个台区情况,杆塔高度、材质,导线线径、对地距离,电表箱和配电箱坐标、位置等等都清晰明了。”

近一年来,牌楼供电所组织通过人工现场核查、GPS工具箱采点定位、无人机采点定位等方式采集数据,在线上系统更新录入线路设备相关信息,提升电力数据质量,为供电所生产管理、决策制定提供精准支撑。但是人工误差、疏忽遗漏难以避免,数据治理的工作量也不小——一个台区经理完成一个台区的治理至少需要去现场3次,多的可能达到5次。

而“3D沙盘”则不同,从数据采集到模型建成,平均每平方公里仅用时24小时,且一次即可实现数据信息全量采集。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对设备及0.4千伏线路进行全方位拍摄,共采集1200张高分辨率图片,通过激光点云建模技术,生成高精度三维点云数据,再融合可见光数据采集技术,进一步丰富模型细节,就能打造出较为准确、实用的模型场景。

江湾3号台区“3D沙盘”建成后,它的应用也在持续拓展。 江湾3号台区供电半径超过1千米,覆盖97个用户,其中农业排灌用户有52户。为解决供电半径大,夏秋两季排灌高峰期间电压质量波动的问题,2024年下半年,牌楼供电所计划通过新增变压器的方式,对台区进行改造。“工程涉及作业点较多、区间跨度大,无人机航拍只能显示线路走向,对于安全措施布置并不能提供可靠参考,需要多次到现场核实,”钟小伟说,“‘3D沙盘’建成后,鼠标一点,就能清楚看到电力设备位置和线路连接关系,帮助我们快速定位目标设备,辅助制定施工方案,现场勘察质效不高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接下来我们将以牌楼供电所为试点,推动0.4千伏设备全面建模,提升设备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水平。”国网荆门供电公司数字化部主任张红艳说。(通讯员   宋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