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荆天办”品牌 创最优营商环境】 金融“活水”润“三农” 农行助力粮满仓

秋风送爽,位于荆门掇刀团林镇的姚庙村一片“丰”收景象,一片片稻田翻起金色的稻浪,收割机和拖拉机忙碌着,农户门前晒满了谷粒,忙碌且充实着。

在康瑞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结算中心(以下简称合作社),村民们排队等候办理结算货款。“昨天拖来8000多斤的稻谷,今天就可以结清货款了,既方便又快捷,今年我已经拖来3.4万斤的稻谷,这是最后一批了,货款也全部都结清了。”农户付万同拿着9000多的现金,喜笑颜开地说道。  

据了解,合作社于2017年12月成立,自成立以来,理事长马洲致力于探索全程机械化新模式,积极创新优化“耕、种、管、收、储”一条龙服务模式,让机械化逐步代替人工,释放劳动力,也让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安心务工经商或就地打工。同时,合作社收购粮食损耗少,货款结算快,每当秋粮收购时节,周围的村民和种植大户纷纷都把稻谷拖来售卖。

“自合作社创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一手交粮,一手交钱’,决不拖欠农户粮款。前两年,合作社在收粮、仓储和用人成本等方面资金压力很大。”马洲道出了当时的顾虑。“还好有农行掇刀支行的“送贷下乡”活动,经过实地调查评估,不到一周的时间就为我发放了130万的惠农贷款。”

在“金融活水”的支持下,合作社的规模逐步扩大,合作社创新“订单种植”模式,为30户困难户免费发放香稻秧苗,并免费提供机械化服务,增加困难户年收入共25万元,平均每户年增收0.8万元。同时,合作社还提供社会化服务,年社会化服务面积达18万亩。

“合作社共有四台烘干机,一天可烘干稻谷120吨,自8月22日起,烘干机24小时运转,目前已累计收购并烘干3000余吨稻谷”马洲说道。目前,合作社已经拥有各类农机具200台(套),其中30吨粮食烘干机4台,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民和种植大户的“晒粮难、存放难”问题,节省了劳力和时间,有效助力粮农颗粒归仓。

“有了农行提供的金融支持,我对合作社的发展前景越来越有信心了。明年我还想扩建2000平米仓库和加购两台烘干机,希望农行能够给我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马洲感激地说。

今年以来,农行荆门掇刀支行紧紧围绕“三强工程”,加大对粮食产业链客户的金融支持,积极开展“大走访”活动,对接有需求的农户、粮食经纪人和粮食企业,让金融活水灌溉“三农”沃土结出累累硕果。截至目前,为粮食产业链客户提供贷款3500万元。(通讯员:王竞冬 陈华荣)

来源:荆门九派通融媒体中心

 编辑:郭铁

 三审: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