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基层播撒更多文明的种子

向基层播撒更多文明的种子——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湖北集中示范活动侧记

▲武汉面塑非遗项目传承人张露文(右)向当地群众传授面塑技艺。

省公安厅民警向恩施民众宣传反诈知识。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初夏的恩施,草木葱茏,鲜花绽放。

5月14日,2024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湖北集中示范活动启动仪式在恩施市举行。根据中宣部相关安排部署,由全国妇联牵头,我省24家省直单位和相关机构组成的“三下乡”服务团齐聚恩施,携手在恩施州文化广场摆出“三下乡”市集,共47个“三下乡”展棚为乡亲们送来丰富的惠民服务活动,带来实在的物资帮扶项目,吸引2000多名当地群众参加现场活动。

市集好丰富 群众赶集忙

“这个粗壮的茄子是鄂茄七号,特别适合做烧烤。”在省科技厅展区,科技人员向围观的当地群众科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注意到,展台的蔬菜样品不是稀有品种,工作人员介绍:“我们筛选了当地的主打蔬菜种类,送来的都是新培育出的优良品种。希望送来的新品种都能种下去,提升当地当家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在“三下乡”市集开展的同时,恩施市214名科技特派员正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讲解管理技术。据介绍,恩施市组建农业科技服务队,每年深入基层为群众开展技术指导近3000场次。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等机会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发放农业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相关技术资料,年均发放科普宣传资料4万份以上。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开展茶叶、蔬菜、马铃薯等实用技术培训,年均培训4200人次。

省卫健委展区,袁红方的白大褂上标注着“鹤峰县中心医院”字样,他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目前是支援鹤峰县中心医院妇产科专家。在接待群众咨询的间隙,他接受了记者采访。袁红方介绍,他已在鹤峰工作半年,每周有一天专家门诊,还要去县里的乡镇卫生院看诊并培训医生。“我在鹤峰的每一台手术,同科室几乎所有医生都全程参与、观摩。每月至少给县中心医院医生讲两次课,把妇科最先进的理念、技术传递给他们。”袁红方说:“我的这些鹤峰同行都上进好学,如果他们学到最先进的技术,就能更好地为病人解除痛苦,他们的职业荣誉感、获得感会更强,也更愿意留在当地工作。”

袁红方的身后,是协和医院18年来持续对鹤峰医疗卫生事业的支援,先后有135位医学博士从协和来到鹤峰,累计服务门诊群众1.5万人次,服务住院患者6000余人次,手术示教3000余台次,组织疑难病例讨论600余次,学术讲座700余次,下乡义诊300余次,培训村医1000余人次。鹤峰县域病人就诊率从原来的不足40%提高到93%。

服务送上门 百姓乐开怀

恩施州红十字会“救”在身边志愿服务队队长刘勇正指导市民小高和小李掌握成人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小高说:“海立克姆急救法,我在视频上看过,但不敢动手尝试。刘老师今天手把手教给我了,希望救急时我能用上。”刘勇表示,在此次“三下乡”市集,他们会向市民教授成人心肺复苏、AED(体外自动除颤仪)、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创伤急救等技能,“让更多人掌握急救知识,关键时刻敢出手,能救人。”

恩施市舞阳坝街道的大爷大妈们,摇着省公安厅反诈民警们送上的小扇子,边逛市集边议论:“要回去跟屋里的娃儿们再说一说,别信只赚不赔的话,打电话就要转钱的事肯定是骗子。”舞台上省城艺术家们的表演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听了反诈宣传,再去看看表演,‘三下乡’是把好事办到了我们屋门口。”

市集上的文化展区,一直人气高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展区,1000套集团各类期刊仅一个半小时就被热情的市民领取一空。楚天书局带来的多款新颖实用文创产品,包括十二生肖香片、粉彩牡丹花吸杯杯垫、帆布包和手工皂等,把不少市民留在了展台前。

平翁是恩施当地一位爱好书法的老人,他排队领到武汉市群艺馆专职书法馆员张助刚为他写下一幅字。“张老师字写得不错,‘安康’两字也是我自己的心愿。”老先生很开心地向记者展示手机里他自己的书法作品照片,“我一直热爱书法,视之为修身养性的路径。今天来了不少书法艺术家,看他们写字,和他们交流,我能提升自己,很开心。”

送出一份书法作品,张助刚还要和收到作品的群众聊天。他对记者说:“‘三下乡’活动推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美丽城镇建设,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送到了基层、送到偏远地区。作为参与者我也是受益者,活动让我和我的创作离大众更近了,让百姓感受到文艺者笔墨的温度,我们和他们都从中汲取到了养分。今天我们不仅在现场书写作品,还提前写好了200余件书法扇面,赠予群众。名篇佳构,吉言妙语,用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方式,使书法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孙弋雯

二审:李琳达

三审:黄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