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荆门市东宝区仙居乡境内的110千伏河湖线上方,一架无人机蜂鸣着沿线缓缓飞行,东宝供电中心仙居供电所正在利用无人机对属地输电线路进行一月一次的周期性巡检。
近两年来,无人机在东宝供电中心得到广泛应用,从无人机飞手培养、无人机配备,到多场景运用,再到基于机巢精细化巡检,无人机飞得越来越稳,越来越远。
无人机飞手追光逐梦
“我取得的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无人机驾驶执照。”东宝中心青年员工曾子晗去年8月到武汉参加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拿到了由中国民航总局授权的AOPA无人机执照。
去年7月起,东宝中心开始有计划地进行无人机培训,除了派员参加荆门公司的培训活动,还自主组织了两期培训班,目前共有65名员工取得飞手证,其中拥有AOPA无人机执照的有5人。
去年11月,一个由35岁以下青年组成的“追光无人机巡检小组”成立了。“追光小组”定期组织无人机实战大练兵,相互切磋,提高自主巡检、手动巡检、超视距飞行等实战应用技巧。仙居供电所22岁的包俊杰表示:“越摸索越觉得,要运用好无人机,还是需要一定水平的。”
已取证的飞手们分布在各班组、供电所,通过相互学习、“老带新”等方式壮大无人机飞手队伍力量。“只要勤加练习,相信我也能成为老手。” 今年5月才取得飞手证的栗溪供电所员工许诺信心十足地说。
去年12月14日,国网荆门供电公司举办了“首届配网无人机巡检技能竞赛”,牌楼供电所的吴旭辉、丁兆林等组队代表东宝中心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第一名。
在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东宝中心还致力于硬件设施的完善,自去年起,陆续为7个供电所配备了大疆无人机15台(其中RTK无人机7台),机巢1座。
多场景运用优势凸显
飞手、装备到位后,无人机在各班组的运用成为常态,图模治理、通道运维、线路巡检、故障查找等,由过去的人力工作悄然转变为无人机应用,运用场景也在不断拓展。
“无人机巡检不仅效率高,还不会漏掉任何一个缺陷。”牌楼供电所外勤班长吴旭辉说,“我们现在是‘主动运维’,运用无人机进行日常巡检,提前发现缺陷并及时消缺,有效提升了配网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无人机能迅速、准确地找到故障点,提高抢修速度。”配网运检班班员胡丰景说。今年迎峰度夏期间的一天晚上,宝海二回团结街支线10号杆出现冒火花现象,他和同事利用RTK无人机进行巡检,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源头,于是立即组织抢修。
今年4月,牌楼供电所在同源系统图模治理中“一巡多用”,不光运用无人机对线路缺陷进行巡检,还运用RTK定位模块,对辖区内17条10千伏168.9公里架空线路进行基础数据清查,图模治理完成100%,是全省首批图模治理示范所之一。
今年7月,中天街“零计划停电”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采取无人机+电缆路径探测仪的模式,逐线、逐台、逐户进行核查,建成了“站—线—变—线—户”可视化体系。
无人机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也渐显优势。今年3月,白云大道架空线迁改,作业前运用无人机搭载喊话器,告知沿线用户作业时间,请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到了夜晚,施工人员上杆解线时,无人机搭载探照灯悬于上方,雪白的光束将施工点照得亮如白昼。
精细化巡检持续深化
虽然无人机具有很大优势,但在运用中的安全、规范问题不容忽视,对此,东宝中心编制了《无人机巡检业务流程》《巡检相关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还将其纳为日常生产项目,形成体系管理,以规范无人机应用工作,保障无人机、人员及设施安全,提高运用质效。
“无人机的应用,从无到有,我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来之不易,所以我们不仅要用好它、管好它,还要持续深化,最终形成规模化应用。”东宝中心副主任郑凤朝说。
在有效的管理和坚定的决心之下,东宝中心将牌楼供电所作为试点单位,配置了无人机机巢,在东宝工业园区建成“无人机机巢+人工示教技术+5G通讯技术”低成本无人机精细化巡检网格,实现了机巢3.5公里范围内全覆盖的“一键执飞”精细化智慧巡检。
“只需按下执行键,无人机就会自动从机巢飞出,按照指定航线巡检,返航后,采集的数据通过机巢自动上传。”吴旭辉介绍,基于机巢的精细化巡检,更加智能,更加节省人力。截止目前,园区基于机巢精细化巡检共检出危急缺陷5处、一般缺陷31处,并结合带电作业进行“兵团化消缺”,全面提升了供电可靠性。
下一步,东宝中心将立足东宝工业园区精细化巡检试点建设成果,结合配网自动化建设进程,推动无人机巡检和配电自动化业务贯通,实现设备故障告警与无人机主动故障特巡一体运作。
来源:国网荆门东宝供电中心
编辑:琳达
二审:黄韶光
三审:彭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