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荆”彩答卷

2022年,是走进新时代的第十年。十年来,荆门市始终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在“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中交出了“荆”彩答卷,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一、十年奋发笃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产业发展提质扩量

十年来,主动转观念正导向、调结构换动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步入高质量轨道。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台阶,达到2121亿元,年均增长7.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居全省第6位;三次产业发展趋于均衡,2021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5.5%,比2012年提高13.8个百分点,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翻番,突破100亿元;京山、沙洋、钟祥多年获评全省“三农”发展十强县(市),钟祥、京山上榜全国中部县域经济百强,沙洋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城市综合竞争力升至全国第106位。坚持把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作为发展的“主轴”,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引进格林美、亿纬动力、长城汽车、玲珑轮胎等头部企业,形成以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汽车、通用航空等12条产业链为支撑的“4253”现代产业格局,建成了华中地区最大的特种油品、新能源动力电池、绿色家居生产基地,千亿级汽车产业实现由零到整、从点到链的飞跃,获批全国首批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工业产值、税收总量稳居全省第4,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95.8%,湖北工业“第四极”的地位更加巩固。

二、十年拓展深化,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能级大幅提升

十年来,围绕建设湖北中部中心城市,主动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宜荆荆”都市圈发展布局,实施“市级领跑、县域突破、乡村振兴”战略,城市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达到36%,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60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59.8%,创建省级以上特色小镇4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15个,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全国“城市双修”试点城市、全省综合型区域中心城市。致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漳河新区年年展新姿,一大批公园景区建成开园;荆荆、沿江、呼南高铁相继开工,正加速迈向“高铁时代”;城区三环线建成通车,改造完成荆门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城市主干道和出入口,形成“三环六隧九射”城市骨干道路交通网络;举办了中国新型城市论坛荆门峰会、第十二届中国(荆门)菊花展、湖北省第三届(荆门)园林博览会、三届爱飞客飞行大会等精品节会;成功创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20多块“国字号”招牌,全国文明城市在全省开创“首创首成”先河。

三、十年勇毅创新,改革开放全面加快,合作水平明显提高

十年来,坚持以改革创新、扩大开放为动力,持续释放高质量增长潜能。致力抓改革、优环境,“按户连片耕种”改革经验两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入选“第三届中国地方改革创新成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场主体数量增长到2012年的2.8倍,入选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获评湖北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致力抓创新、育动能,创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14个,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14.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6.4%,荆门高新区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53位、全省第4位,连年获评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成功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致力抓开放、促融通,荆门海关开关,荆门国际内陆港即将开港,申通区域性物流中心投入运营,荆汉(欧)国际物流班列开通运行,外贸依存度提升至6.3%,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总额居全国同类型第18位、全省第2位,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30亿元。

四、十年倾心惠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成色更足

十年来,坚持民生优先,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2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21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面小康指数居全国第78位。两轮抗击疫情取得决定性成果。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80%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实现翻番,增幅高于经济增速,分别居全省第5位、第3位,城镇就业累计新增48万余人;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2.5%、99%以上;累计新建各类学校101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域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城乡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文化小康建设全面达标;获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全省首批绿色发展示范市,环境改善幅度全省前列;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九久入户”工程等社会治理经验在全国推广……十年间,荆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三百万荆楚儿女有了满满获得感。

来源:荆门市统计局

编辑:杜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