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屈家岭管理区6万多亩中稻陆续进入收获期,在一望无际的金色稻浪里,收割机正收获着累累秋实。
种粮大户余若飞承包了2000亩耕地种植水稻,采用“农场+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从育秧插秧、植保飞防到水稻收割、粮食烘干等开展全过程、全方位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荆门市双权农作物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 余若飞:农田管理、稻谷收割,到油菜冬播下地,每年工钱要开40多万左右,带动17户36人。
今年自入伏以来,屈家岭管理区累计降雨仅94毫米,再加上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农业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屈家岭管理区加强抗旱水源的统一调度,积极组织群众充分利用现有塘堰、河坝、水库等水源全力抗旱自救,确保粮食稳产增收。
荆门市双权农作物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 余若飞:(党员干部)给我们到石龙(水库)调水、打机井,一天到晚组织老百姓在田间地头抗旱。今年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之年,基本上我们确保了丰收,稻谷(中稻)平均亩产湿稻谷1700斤左右。
(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裴思思 三审:鲁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