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慌、快!着急上班的早高峰,所有人都铆足了劲,谁知,危险轰然发生……
28岁的荆门姑娘小柳在骑车上班的途中,不慎发生严重车祸,在医院抢救13天才脱离危险。
小柳刚被送来荆门一医时伤得很重。脑内出血,肋骨断了2根,左侧的胳膊、小腿、大腿以及右边的大腿都断了。随时有失血性休克、呼吸循环衰竭、内脏出血的风险,被火速送入ICU抢救。万幸的是,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小柳最终脱离生命危险!随后转入创伤骨科II病区·手足骨科继续治疗。清醒过来的小柳因全身多处骨折很快陷入巨大的疼痛中,在骨牵引的固定下,活动受限就成为了她当前最大的困难,家属看着也是万分心疼。
“什么时候可以做手术?”
“哪些地方需要做手术?”
“手术后恢复的会不会很好?”
“会不会影响以后走路?”
面对小柳及家属一连串问题,谢辉医生耐心地为他们答疑解惑,消除了他们心中大部分的顾虑。
这么多部位的骨折,如果同时做手术,小柳随时都有失血性休克的可能。科室主任石华峰及谢辉医生在评估患者的情况后,结合各个科室的会诊意见,在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后,决定分2次为她完成手术。首次手术一周后,小柳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都相对平稳,谢辉医生又为她进行了第二次手术,两次手术都很成功。
术后康复是个艰辛的过程。小柳是一个对疼痛很敏感的女孩,谢辉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及时做超前镇痛和联合镇痛,极大的减轻了她的痛苦。石华峰主任每次查房时都会强调加强营养以及积极做好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鼓励小柳积极面对伤痛。之后的每一天,小柳都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积极配合,咬紧牙关,从最简单的股四头肌功能锻炼、踝泵运动等,一步一步地到卧床屈膝运动、直腿抬高练习。
石华峰主任提醒:
大家出行一定要严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对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现场急救是急救的第一步骤,急救措施采取得越快越好。抢救人员在对受伤者伤情进行初步判定后,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四步:
1.止血:以止血带或干净的布块、棉花团盖住并压着伤口。
2.包扎:主要目的是简易止血、保护伤口和固定。使用的材料主要有绷带、三角带等,如无上述物品,可以用清洁的毛巾、围巾、衣物替代
3.固定:在进行止血与包扎后要进行骨折固定;固定时,应在骨突处用棉花或布片等柔软物品垫好,以免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固定骨折的绷带松紧应适度,并露出手指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流通情况。
4.转运:昏迷伤者的转运,最为重要的是保持伤者的呼吸道通畅,伤者应侧卧,要随时观察伤者,一旦出现呕吐,应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对于有脊柱伤或怀疑有脊柱伤者,搬动必须平稳,防止出现脊柱弯曲,严禁背、抱或二人抬。对于颈椎受伤者,必须固定其头部。对于使用止血带的伤者,应及时松开止血带,再重新固定。
专家简介
创伤骨科Ⅱ病区·手足骨科
护士长:钟琴
科室地址:荆门一医南院1号楼住院部10楼东区
通讯员:常青
编辑:张舒娜
一审:陈馨敏
二审: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