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他们,如何看好这座“基因宝库”?

8月31日

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媒体采访团走进神农架林区

看林区人民如何守好“华中水塔”

护好“物种基因库”

山有人管

站在海拔1700米的大九湖眺望:看得见的,远山苍翠,湖面荡漾;看不见的,“漏斗”密布,落水成河。

神农架是华中地区重要水源涵养地,长江、汉江的分水岭。来自华中屋脊的天然水分流成4大水系,沿渡河、香溪河入长江助一江清水东流,堵河、南河入汉江保一库净水北送。神农架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几乎囊括了北至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至日本中部、西至喜马拉雅山脉的所有物种,是实至名归的“物种基因库”。

保护好生态是责任担当、历史使命。神农架林区正以建设国家公园试点引领生态保护,坚持当好“看山人”“护林员”,守护好“华中水塔”。

神农架林管局管理7个国有林场,有国有林地1276平方公里,面积全省最大。同时,神农架还是国家公园试点,神农架国家公园区域面积1170平方公里。林区依托林管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及其所属的林场、护林站,管理处、保护中心,分别设置了局级林长11个,场(处)级林长11个,站(中心)级林长58个,把林长制贯穿到林管局和国家公园每一个“神经末梢”。

开启国家最高等级保护模式

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从此,神农架开启国家最高等级的保护模式:

——打破“九龙治水”格局。神农架曾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等11种类型的保护地,机构重叠、职能交叉、管理碎片化……神农架整合所有保护机构,成立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实行扁平化、网格化分级管理。

——立法保护生态。2018年5月,《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条例》实施,禁止一切狩猎捕捞活动。几年来,神农架壮士断腕,累计关停小水电37座。

——推进河湖长制和有林区特色的林长制。神农架实施生态保护“十严禁”,严禁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等10种违法行为,并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最严的保护,带来生态持续向好。林区空气优良天数从2016年的92.9%上升到99%以上,空气质量指标全省第一;水质国、省控监测点达标率100%;生态省考连续4年全省排名第一,连续6年蝉联优秀。

火有人防

40年来,7任民兵用坚守呵护90万亩森林安全

神农架林地面积31.25万公顷,是我省最大的国有林区,拥有中部地区最大的原始森林。保护生态,首要任务是保护森林。神农架把森林防火当成“天大的事”。在海拔3000米的神农顶,一座40米高的瞭望塔高高耸立。塔的顶端,安装着先进的林火视频监控摄像头,让20公里内的森林火情尽收眼底。40年来,7任民兵战高寒、抗缺氧,用坚守呵护周围90万亩森林安全。

在沟壑纵横的密林里,神农架聘请3200多名护林员,走出1800多条巡护线路,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社区村组,3000多名党员户户走到,宣传保护生态、森林防火。目前,神农架已实现连续42年无较大森林火灾。

治旧伤,添新绿。神农架实施覆绿、增绿、改绿“三绿工程”,融合各类有效资金用于植树造林。

2016年以来,神农架完成森林抚育24万亩、造林绿化30余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提升至91.12%;旗舰物种金丝猴从500多只增至1400多只,栖息地面积从210平方公里增至354平方公里。

林有人护

森林资源管护数据“一张网”

清晨的红坪镇,薄雾萦绕。10月17日,天刚蒙蒙亮,红坪林场柏杉园护林站林长王世东就开始了一天的巡护。

几十公里外,神农架林区森林资源信息化指挥中心的全域电子地图上,王世东的位置变成一个蓝色小点,他的行动路线在地图上曲折延伸。

把最新的科技手段用到生态防护中,林区实现了天上有卫星、空中有飞机、路口有监控、山上有巡护、林下有探头的立体化、科技化森林防护网。

今年,林区林管局在原有监测系统的基础上,新增太阳能红外监测系统71套,实现主要路24小时不间断监测。

神农架把最新科技手段运用到生态防护中。运用卫星遥感热源系统,对野外非法用火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在低空,神农架共购置无人机40架,用于常规巡航和紧急侦察;在地上,他们建成并整合利用各类视频监控1530个,建立电子围栏100多个,严控各类非法进入核心保护区行为;林间,他们还放置红外摄像头950余个,收集各类野生动物活动情况。

绿有人造

覆绿、增绿、改绿

在神农架机场附近的百草冲,成片的梭罗树、刺槐等在微风中摇摆。

百草冲海拔2500米,是一片荒草地。1985年,林区开始在这里植树造林。3月,山下的植物已经开始发青,但这里还是白雪皑皑。数百护林员拿着石字镐挖开冻土,栽下上万棵华山松。然而,由于这里天气寒冷、常年大风,加上鼠害严重,栽下的树四五年后几乎全部死光。2018年,他们把树种更换成刺槐和梭罗树。3年多来,存活率达到80%,已经基本成林。

百草冲只是神农架“覆绿、增绿、改绿”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神农架全面完成森林抚育24万亩、造林绿化25万亩。

人退湖进,和谐共生

行走大九湖畔,一泓清水,四围青山,云间湿地,世外桃源。

20公里外的坪阡古镇,明清川鄂风格的房屋整齐排列盐溪河两岸,俨然“湖北小丽江”。

这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然而,大九湖也曾一度徘徊在生死边缘。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九湖先后经历开山伐木、高山放牧、围田垦荒,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2012年,省委、省政府在神农架召开现场办公会,部署大九湖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生活在湖区的400多户居民陆续搬到20公里外的坪阡古镇。

大九湖得到休养生息,湖区草地面积由2013年的370公顷增加到2020年的476公顷,增长28.7%。搬出来的居民90%在坪阡古镇经营民宿、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去年,大九湖镇接待游客60余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两亿元,经营户户均存款超过20万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在一代代“守山人”的精心照看下

神农架这座“基因宝库”

愈发美丽迷人

先后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

“全国十大生态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来源:湖北发布、神农架林区党委网信办

编辑:孙弋雯

审核:全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