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公布11处“国保”文物保护规划 荆门3处上榜

湖北省政府近日批准公布了1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规划,其中荆门市有3处上榜,分别是龙王山遗址保护规划、钟祥文风塔保护规划、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旧址保护规划。

本次省政府批准公布文物保护规划的11处“国保”单位,以荆楚大遗址重点项目为主,价值重大、影响深远。具体为:走马岭遗址保护规划、楚皇城城址保护规划、鸡鸣城遗址保护规划、邓国故址保护规划、龙王山遗址保护规划、郢城遗址保护规划、青山墓群保护规划、钟祥文风塔保护规划、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保护规划、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旧址保护规划、华新水泥厂旧址保护规划。

下一步,荆门市将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实施规划中提出的文物保护、展示、环境整治等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使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促进文物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

龙王山遗址位于荆门市子陵铺镇南桥村与美满村交界处,荆门市城区北约15公里。地处汉水西岸,属秦岭大巴山余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丘陵地带。该遗址范围约20万平方米,主体部分为一东西向岗地,海拔约104米。

钟祥文风塔,又名文峰塔、白乳高僧塔,坐落在湖北省钟祥市郢中镇古城东西隅的龙山,始建于唐僖宗广明初年。据记载,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重建为圆形实心砖石塔,由地宫、塔座、覆钵、相轮、宝盖和利刹六部分组成,该塔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旧址位于京山市新市镇小焕岭村一组吴湾。1939年11月中旬,中原局决定在鄂中建立新的鄂豫边区党委,统一领导三地党组织。中共鄂豫边区委员会旧址是研究鄂豫边区党委机关革命斗争史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和活动的重要遗存。

来源:荆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通讯员:薛海燕

编辑:郑耘

审核:彭良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