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南省淅川县邹庄村—— “咱为国家做了点事,国家一直没忘了咱!”(欣欣向荣的中国)

本报记者 潘旭涛 贾平凡 朱佩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2月11日   第 01 版)

为了沿线人民能够喝上好水,大家舍小家为大家,搬出来了。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

——习近平

69岁的邹新曾有两个家,每个家都让习近平总书记挂念。

一个家是一座红瓦白墙的二层小楼,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这座小楼,详细询问邹新曾家日子过得怎么样。

另一个家在16公里外的油坊岗村。11年前,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邹新曾与油坊岗村几百名村民一起,搬迁至邹庄村。他们的老家沉入了丹江口水库,换来汩汩丹江水一路北上,奔向1277公里外的北京团城湖,沿途润泽20多座大中城市、130个县,惠及7900万人。

习近平总书记说:“为了沿线人民能够喝上好水,大家舍小家为大家,搬出来了。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

淅川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修水库、护清水,淅川人二话不说,举家搬迁、转产转业、植树造林……国家持续帮扶库区,淅川人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移民们怀念老家,但更愿意住在新家”

新春晌午,日头正好,邹新曾的小院里热闹得很。几个泥瓦工在量尺寸、摞砖头,邹新曾在一旁搭把手。见记者进院,他笑着招呼:“正在砌新墙,快完工了。”

“除了院墙,家里这阵子还有啥变化吗?”记者问。

“怪多哩!进屋说。”

客厅宽敞,陈设齐整。一落座,邹新曾就夸起现在的居住条件:“我们村家家住上二层‘小别墅’,村里也铺上了水泥路。不像以前在老家只有几间旧瓦房,全村尽是土路……”

邹庄村最近喜事不断,村民们收到了县里送的“新年大礼包”。“政府出钱给村民砌墙,很快还要改造电网和下水道、建老年公寓、搞草莓大棚哩。”邹新曾说。他扬起眉毛,伸出两根手指:“这草莓大棚,一亩地一年估摸能赚2万!我昨天报了名,想承包30亩。”

这些年,邹新曾的生活变化挺大,可有件事一直没变,那就是经常骑电动车回老家油坊岗村瞧瞧。现今的老家,放眼看去,水天一线。

对老家,邹新曾的孙子记忆模糊,他曾问爷爷:“咱为啥搬家?”“北京缺水,咱们得给他们供点水。”邹新曾回答。

在邹庄村,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呐,你们就是挖井人。”

邹新曾对记者感慨:“咱为国家做了点事,国家一直没忘了咱!”

多年来,淅川县移民搬迁近40万人。在党和政府关怀下,他们的搬迁之路成为通往幸福之路。

当邹新曾寻思着种草莓致富的时候,村民张光先正盼着猕猴桃有个好收成。

在邹庄村丹江绿色果蔬园基地,成排的猕猴桃树下,张光先麻利地剪掉一根根多余的细枝。她也是因水库建设而搬迁至邹庄村的,如今是果蔬园基地员工,一个月约有2000元收入。“春天抠芽,夏天梳花,秋天除草,冬天剪枝,一年四季有活儿干、有票子挣。”张光先说。

咋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2015年起,邹庄村利用南水北调移民村产业发展资金,建设丹江绿色果蔬园基地,流转土地652亩,种植猕猴桃、葡萄、莲藕等,吸纳300多名村民就业。

采访中,张光先告诉记者:“讲句心里话,移民们怀念老家,但更愿意住在新家。”

“为护水把厂子关了,留给咱的是转型机遇”

夕阳余晖下,锅炉锈迹斑斑,两根烟囱高耸,大门牌匾上的字迹依稀可辨——淅川县丰源化工有限公司。19年前,这家当地的“明星企业”就已关停,但公司负责人王运斌一直没把厂子卖掉。他说,准备把这儿建成遗址公园,纪念淅川人民为南水北调作出的贡献。

守护一库清水,责任重大。淅川县“壮士断腕”,先后关停380多家污染企业,丰源化工就在其中。

企业关停后,淅川县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县里有汽车零部件关联企业87家,年产值百亿元,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在政府资金支持下,王运斌创办了天一减振器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转型为一家绿色环保的汽车减振器生产企业。

在天一减振器公司车间,记者遇到了魏青梅。她曾在丰源化工上班,后来随着企业一起转型,成了减振器生产线上的操作工。“现在工作环境好,赚得也不少,一个月有三四千元呢。”魏青梅说。

“没想到,为护水把厂子关了,留给咱的是转型机遇。”王运斌说,去年12月,公司荣获“河南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接下来还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迈向高端制造业。

当地农业也经历了一场转型。淅川曾是辣椒种植大县,但种辣椒需要大量施用化肥,化肥随雨水流入丹江,污染了水源。于是,淅川县大面积减少辣椒种植,这让梅发德愁得不行。

梅发德是淅川县香花镇西岗村人,常年做辣椒加工,全县辣椒减产,他的生意濒临破产。2013年3月,县里印发扶持生态产业发展的意见,重点支持软籽石榴、金银花等产业。嗅觉敏锐的梅发德立马抓住机遇,投资上百万元,建起600多亩的九重镇丹亚湖软籽石榴基地。

在丹亚湖软籽石榴基地,记者看到,一株株石榴树伸展枝杈,沿着山坡铺开,直至远处波光粼粼的丹江口水库。

春寒料峭,恰是石榴树补肥好时节,记者见到梅发德,他正在手机上操作“水肥一体化”小程序——选择需要浇灌的区域,点击“开始”,一瞬间,储存在水箱中的有机肥,顺着细管道准准地滴灌到每株石榴树下。

“这套智能灌溉设备是县里免费给安装的。”梅发德乐呵呵地说,“政府还每年给基地补贴200吨有机肥,派技术员现场指导石榴种植哩。”

聊到基地经营状况,梅发德连说几个“可不赖”。一年下来,他的基地能挣100多万元。站在石榴树下,他向记者盘算新的一年:等石榴发芽了,开花了,鲜红的果实压满枝头……“肯定又是一个好年景!”

“丹江水清不清,就看淅川山绿不绿”

淅川当地有句话:“丹江水清不清,就看淅川山绿不绿。”可淅川偏偏很多山上不长树,全县荒山石漠化面积曾达到125万亩,其中55万亩是重度石漠化,且集中在丹江口水库周围。荒山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威胁着水库水质。

淅川县想方设法创新造林机制,采取市场化运作、合同化造林模式,与企业和造林大户签订造林合同,按成活率兑付造林资金,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

在大石桥乡采访时,记者沿丹江口水库向北走,满眼苍翠。松柏从山脚延伸至山顶,在石缝间顽强挺立。这些松柏,不少是造林大户石俊侠的“娃儿”。他常说:“养棵树,跟养个娃儿一样。”

从2013年起,石俊侠带着村民们在石头山上造林。山上没土,他们肩挑手抬,把土一袋袋搬运上去;山上没水,他们一壶壶提来水,还发明了“酒瓶滴灌法”——把几万个装满水的啤酒瓶倒插在树根部,让水慢慢渗进土壤。镐、锨不知用坏了多少把,鞋也不知磨破了多少双。

正是因为有众多“石俊侠们”,近年来,淅川每年新造林面积10万亩以上。现在,全县森林覆盖率45%以上,53.2万亩荒山重披绿装。

山青了、水绿了,淅川人守山守水,但不守穷。石头山上能种松柏,也能种出“金果子”。

在马蹬镇白渡村,有人愣是在石头山的坡间地里,种活了一大片冬桃。碰到记者时,冬桃种植大户吴红明满脸喜气。原来,他种的冬桃一把卖了30万元。

“在石头山上种桃可不是吹的。荒山没路,得先用挖掘机开路,然后背土、背苗上去。”吴红明说。

“上山种桃这么难,为啥不换个地方?”记者问。

吴红明一昂头:“哪儿都没这儿好!丹江水浇灌过的冬桃,个儿大、味儿正、卖相好哩!”

库区百姓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生态好了,日子也就好了。到去年底,淅川县已培育森林乡村2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36个,1.1万多户群众吃上“生态饭”。

当地村民说:“山有多绿,水就有多清。”经过淅川人不懈努力,丹江口水库各水质断面监测结果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标准,水质稳定达标且持续向好。新春之际,记者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陶岔渠首极目远望,只见水面澄净,宛如一块晶莹剔透的碧玉,滋养着库区千家万户。

来源:人民网

编辑:云薇

审核:许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