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新型政党制度的国际话语权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将“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理论创新,在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建设过程中要运用好唯物史观、大历史观和党史观,牢牢掌握历史阐释主动权。

坚持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从纵向的道路选择来看,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贯穿并完善于百年党史中。从横向的世界影响上来看,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伟大政治创造,为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然而,当前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在理论的解释力和话语的认同力方面存在着困境和局限。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占据着政党政治等领域中的话语理论高地。随着我国政党制度的实践,在政党理论不断丰富的同时,新型政党制度中诸如“参政党”等核心概念的意涵也不断发生着嬗变。要构建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宏观的历史叙述和铺陈是不够的,而需要着力对其中融通中外的概念和中国政治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新表达进行立足于中国现实的历史性阐释,阐明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意义所在。

《决议》通过历史阐释的方法,以全面的、客观的、发展的视角对重大事件、重要会议和重要人物进行了权威评价,突出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大势。不仅为新型政党制度话语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丰富而又坚实的历史叙事依据,亦为在大历史观指导下阐释新型政党制度演进提供了有效的框架和方法。新型政党制度的价值模式和实践模式亦需要通过历史阐释提升话语的解释力、说服力和向心力,从而凝聚政治共识、共筑同心圆。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并凭借概念成为历史,以构成新型政党制度底色的核心概念为线索把话语谱系演变的基本脉络讲清楚、讲透彻,才能够使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发展道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有更多的理解。

世界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趋激烈的竞争势必发生在东西方之间,这种竞争不仅是硬实力的较量,亦是意识形态前沿阵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之间的交锋。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为新型政党制度国际话语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契机。“中国之治”对比于“西方之乱”,国外民众对中国政党愈发感兴趣,更愿意倾听、关注和了解来自中国的故事,中国政党的故事。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经验,以历史维度找到我们的政党制度存在的理论根基,反击历史虚无主义可谓恰逢其时。新型政党制度在中西对比过程中建构出一套具备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拥有利益代表维度、功能维度和效果维度等多重优势,展示出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生命力。必须坚决贯彻《决议》精神,主动把立足于中国历史和实践经验的理论创造纳入世界政党政治话语体系中,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讲师)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杜莉

审核:张瑞华

三审:郑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