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风政风热线》直播访谈 | 荆门市水利和湖泊局: 奋力谱写荆门水资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7月14日,市水利和湖泊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朱毅带队做客荆门广播电视台《党风政风热线》直播间。节目中,朱毅就当前荆门市水资源情况、水资源现状及荆门市河湖长制实施情况与广大听众做交流。三位嘉宾耐心回复了市民朋友在直播节目中的来电咨询,并承诺尽快将调查处理情况回复投诉人。

荆门市水利和湖泊局   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朱毅(中)

荆门市水利和湖泊局   水政水资源水保科  科长  李平(右)

荆门市水利和湖泊局   农村水利水电科  科长      龚昕(左)


主持人:能否简要介绍一下荆门市水资源情况?

嘉宾:荆门市地处汉江中下游,境内水系发达,河流湖泊众多,溪泉库渠纵横,形成四大水系。东为府澴河水系,南为长湖水系,西为沮漳河水系,中为汉江水系。境内最大河流汉江自北向南贯穿全境,流域面积9362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76%。

荆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41.8230亿m3。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40.752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14.8981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与地表水资源量间不重复计算量为1.0709亿m3,荆门市自产水量较少,但客水较为丰富,汉江中游控制站钟祥皇庄水文站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81亿m3 。

主持人:钟祥汉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481亿m3 ,能否理解为荆门市水资源还比较丰富?

嘉宾:荆门地区虽然属于南方丰水区,但是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荆门市汉江径流主要是客水,真正分配到荆门的汉江水量仅21.15亿m³,南水北调以后,荆门境内汉江水流量日趋减少,属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影响区,目前汉江流域真正有效利用的水资源量仅10亿m³。汉江如果向汉东、汉西丘陵地区供水均需要通过泵站提水,成本较高。荆门市中心城区主要依靠漳河水库供水,而漳河水库近年已3次提水抗旱,直接威胁荆门中心城区和漳河灌区260余万亩农田灌溉用水安全,尤其是2014年,漳河水位低至113m,出水流量低于30m³/s, 导致我市50万亩农田陷入颗粒无收的绝境。我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漳河水库架设106台抽水设备提水抗旱,累计抽水4600万m³才勉强保证城区生活和农业灌溉用水。

主持人:荆门市水资源确实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丰富,目前荆门市水资源现状如何?

嘉宾:据统计,荆门市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省4.014%,全省排名第9位。即使在丰水年份的2020年, 荆门市降水较多年平均偏多45.69%,我市水资源总量也仅占全省的4.81%,仍然在全省排名第9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914m3,在全省十七个地市州中位于第7位,低于全省人均2953m3的水平;亩均占有水资源量1143 m3,位于全省第16位,低于全省亩均2571m3的水平。荆门市属于湖北省水资源较为短缺的城市。

主持人:面对如此紧缺的水资源,荆门市是怎么应对的?

嘉宾:荆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集约保护和利用,2014年就下达《荆门市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的通知》,各地各部门严格按照“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的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管理责任,强化监督检查,落实考核制度,全面落实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各项措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好水资源基础保障。

主持人: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荆门市河湖长制实施情况吗?

嘉宾:2017年全面实行河湖长制以来,我局把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向“有实”转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按照“打牢基础、巩固提升、注重长效”的总体思路,工作重心由推动河湖长制“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体制机制新优势得到充分彰显,河湖治理更加制度化、长效化、常态化,成功实现从“管不住”向“管得好”的华丽蝶变。市委书记、市长作为第一总河湖长和总河湖长,坚持靠前指挥、密集调度、以身示范,层层传导压力,建立市、县、乡三级河湖长795人、联系部门182个,让巡河履职成为常态、2017年以来,全市各级以河湖长制为统领,“三级”河湖长巡河巡湖20000余次,打破过去“九龙治水”的困局,进一步强化部门之间、县(市、区)之间、部门与县(市、区)之间的联动协作,在流域综合治理和工业、农业污染防治等方面,由“各自为政”向“统一作战”转变,解决了一批涉湖治理管护突出问题。在2017、2018、2019年度全省河湖长制考核中,我市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等次。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党风政风热线》

编辑:郑芸

二审:杜莉

三审:郑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