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 团团隆重推出
《 曾志创办军民合作饭店 》
嘘,闭上眼听一听
穿越那段烽火岁月~
红色故事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前后,日军飞机对荆门城关进行狂轰滥炸,一座繁华的县城几乎被炸成废墟,商店关门,老百姓弃家逃难,秩序混乱。中共湖北省委派曾志(陶铸夫人)到荆门,负责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发动抗日救亡运动。
为了迅速扭转县城困难局面,关心抗日军民生活,当时以农村合作事业视察员身份在荆开展工作的中共荆当远中心区委书记曾志,带领共产党员郑速燕(女)、吴显忠等6名青年,在荆门城关北门三里街办起了一个卖粥的小饮食点,还动员群众腾出房屋临时安排住宿,解决过往军民的食宿问题。此时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退守襄河防线,集团军司令部驻荆门县城龙泉中学。
曾志、郑速燕等与第三十三集团军七十七军参谋长张克侠(中共地下党员)联系,请他出面以抗日救亡名义搞点赞助。张克侠回部队后,在团以上军官会上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为抗日出力,共筹集1000多银元交给曾志等人,用于饭店增添设施,扩大经营规模,扩建后的饭店即挂牌为“军民合作饭店”。饭店既开办酒席,又接待住宿,解决了过往军民的食宿困难。饭店的兴旺景象,影响了逃难的商民,他们纷纷搬迁回城,商店陆续开门,市面日趋活跃,荒凉的县城出现了生机,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中共荆门地下党组织以军民合作饭店为掩护,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和秘密革命活动。
1939年夏,蒋介石给第五战区发来密电,要求搜捕“异党”,军民合作饭店迫于形势变化而停办。军民合作饭店从开办到关闭虽然只有近一年的时间,但在荆门的抗战历史上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掩护革命活动、唤起民众抗御日寇、促进国共合作发挥了重大作用。
本期青年朗读者
王若昕
24岁,共青团员
国网钟祥市供电公司调控分中心调度员
来源:青春荆门
编辑:琳达
审核:杜莉
三审:郑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