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 | 福建建阳:漳墩地区的农民暴动

1928年4月,建瓯县委派杨则仕返回政和开展革命活动。他回到东平镇凤池村后,秘密发展了一批贫雇农组成凤池村赤色农民协会。随后,农民协会的组织逐步扩大,现属于福建建阳管辖的漳墩镇的姜地村也成立了秘密的农民协会。他们通过亲戚串亲戚的办法,很快就在赖屯、外屯、龙安、凤凰、严川、凤坑、北坑、北孟坑等村庄发展了农协会秘密会员,并于1930年8月,参加了伍弟奴发动的路下桥农民暴动。参加暴动的农民协会会员有游红觅、刘长富、夏正练等数十人。暴动之后,各村农民协会的组织都公开亮出了旗号,纷纷组织起来分了土豪的青苗,一般每人分得青苗500至700斤,深受贫雇农民的欢迎。

当年年度,国民党反动派向政和、凤池等村进行反扑,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伍弟奴率部分骨干撤退到漳墩镇北孟坑村隐蔽,并派出民众队员分散到凤凰、北坑、姜地、龙安、杭头等地继续秘密发动贫雇农,至1931年初农历年关前,参加农民协会的农民日益增多,广大农民要求解除繁重田租高利贷负担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姜地何德生等骨干的率领下,北坑等村庄的广大贫苦农民纷纷涌向豪绅地主的家院,强制他们减租减息,将原租佃契约所订的“主八佃二”或“主七佃三”改为“主四佃六”。同时废除了契约中“倘有欠租,送官追究”和“主家有红白喜家,佃户应无偿帮工”等不合理的规定,维护了贫苦农民的合理权益。

1931年春耕之前,水吉、漳墩一带春旱严重,农民吃糠咽菜,卖儿鬻女,无以为生,而豪绅地主却趁机囤积居奇,在粮食售价上,漫天要价,大发横财。豪绅地主的这一丧心病狂的行为,激起了广大农民的无比愤慨,纷纷要求赤色农民协会给予惩处。为帮助广大农民得以及时春耕。农协会决定以土豪劣绅为打击对象,破仓“借粮”。姜地农协会会长何德生只身前往政和东平参加破仓“借粮”的行动。他回到漳墩以后,他深入外屯、沙堤、北盂坑、姜地、龙安、杭头等地,传达了东平一带群众破仓“借粮”的经验,广大贫苦农民都积极响应。在何德生精心组织下,农协会也立即行动起来,向漳墩、龙安等地的豪绅地主强行破仓“借粮”,使漳墩地区的广大贫苦农民渡过了春荒,受到群众的爱戴和拥护。不久,杭头、上乾、苏源、中村等地的农协会迅猛发展。至此,漳墩地区的农民运动和政和、东平及松溪等根据地连成一片。

1932年初,何德生与西表的马成仔在龙安碰头,决定成立龙安工作团。这个工作团是当地农民协会的核心领导集体。工作团的成员各有分工。有的分管枪械弹药(主要是鸟枪、大刀和土硝等),有的分管发动组织群众,有的分管刺探收集情报,有的分管筹粮等等。龙安工作团成立后,组织农民强制分了土豪陈国友等人的粮食和其他浮财。此后,周围的杭头、焦坑、外屯、北盂坑、沙堤、邵村等乡镇也纷纷成立了工作团,使各村农民协会的活动有了核心领导。何德生也于当年年底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来源:福建学习平台

编辑:刘哲

二审:杜莉

三审:郑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