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观察•屈家岭管理区 深化“农文旅”融合 努力实现后发赶超

自从省委、省政府将屈家岭管理区确定为省级战略中国农谷的核心区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时期,屈家岭管理区围绕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路径,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科技水平、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后发和基础优势。《县域经济观察》特别报道,今天来看屈家岭管理区如何深化“农文旅”融合,努力实现后发赶超。

记者 魏洁:“赵主任,我们刚才在外面看了一下博物馆这个造型特别独特,外面这个颜色像被烧过的陶器一样,而且进来之后来发现这个博物馆的馆藏的确非常丰富,你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好吗?”

屈家岭管理区管委会主任 赵冬安:“从1954年到现在,我们进行了四次的挖掘,目前挖掘的这个文物80%的在省博物馆,20%的在荆州博物馆,第四次挖掘的基本上就存放在我们现在的博物馆里面,馆内文物有1100多件。怎么利用我们屈家岭的大文化来带动大发展?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个“融”字上下功夫,第二在“留”字上做文章,通过这两个主要的途径把我们的屈家岭文化做大做强,做得在世界上有影响力。”

记者魏洁:据我们了解到,今年五一前夕,湖北省政府发布通知,我们屈家岭遗址批准成为湖北省首批文化遗址公园,那您现在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公园的建设情况吧。

屈家岭管理区管委会主任 赵冬安:“屈家岭文化遗址公园真正的重点建设时期是从2017年开始,截止到现在,整个遗址公园的主体工程已经完成了95%了,我们累计投入达到了3.5亿元。屈家岭文化遗址公园批复下来以后,就相当于建4A级的一个景区。我们现在预留了将近1000亩地来做我们文化项目的储备区,我们希望把文化项目引入进来,这样的话,每年游客的吸引量可以突破100万,文化旅游的创收达到30亿元以上,我们正朝着这个方向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赵冬安说,屈家岭的发展不仅仅是农文旅融合经济。中国农谷核心区建设的这几年,屈家岭已建成生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9.3平方公里,引进培育了田野、宝得瑞、聚汇农业等70家企业,建成了田野农谷科技园、宝得瑞健康产业园、绿普旺水生蔬菜产业园等8个重点项目,农业龙头企业、规上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18家、24家、9家,初步形成了以果蔬加工、鹿产品加工、健康食品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年产值达60亿元。

记者 魏洁:赵主任,刚才一来,我们看了以后非常的震撼,这一片光伏发电加中草药种植一共多少亩?当时为什么想要上这一个项目?

屈家岭管理区管委会主任 赵冬安:“这一块面积是1600亩,我们的光伏总共是70兆瓦。那么当初为什么上这个项目呢?这体现了三个利好,一个利好的就是农业的效益确确实实是增效了;第二个就是我们的光伏收益,光伏年发电量的税收我们是将近240万左右;那么第三块就是柴胡这种药材,每亩地也是在三四千左右。我们现在屈家岭是准备打造一个国家级的农光互补的一个示范区,我们就是希望农业由光伏来托底,相对来说也大大降低了我们做农业的风险。我们更多的就是还要把产业链做长,通过规模化的种植中草药,下一步就是中草药的精深加工,这将是我们的一个需要做的更深的一篇文章,我们希望把这篇文章把它做好。”

记者 魏洁:我们刚才去看了光伏发电和这个中草药种植,可以说这是我们屈家岭农文旅结合非常好的一方面,那目前我们屈家岭其他的产业发展情况怎样呢?

屈家岭管理区管委会主任 赵冬安:“我们重点是围绕‘农’字做文章。我们湖北田野就是在果蔬类,主要就是葡萄,加工成葡萄汁、葡萄的果茶等等产品。我们想今年要通过扶持这家企业主板进行上市。那么这样一说出去以后我们中国农谷省级战略有品牌有产品,有著名的商标。包括那边我们企业建的接待中心,企业的宿舍,企业的整个接待,还有企业的整个中试试验,试验中心、整个工程技术中心都在这一块。”

记者魏洁:整个配套可以说非常完备。

屈家岭管理区管委会主任 赵冬安:“整个配套非常不错的,目前正在洽谈的就是跟国家级的一些农业龙头企业排前十的,我们正在逐个进行梳理,通过这个企业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招引现代企业农业产业化企业一定要找龙头企业,找太小的企业它的拉动力带动力还是比较弱的,这个企业它的带动能力就很强,我们现在还要给它配套胡萝卜、葡萄、苹果等等,那么还有很多的产业链延长的文章可以做。”

屈家岭管理区管委会主任 赵冬安:“我们就希望大基地大企业形成大产业,主要是培育2个百亿级的大产业,一个是我们希望培育果蔬的大企业;第二个百亿级的产业是保健品产业。我们通过招“月亮型”的企业带一些“星星型”的加工企业,过个2-3年,中国农谷的内容会更加充实,现代农业的国家队会更加扎实有力。”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屈家岭管理区将继续高举中国农谷建设的大旗,紧紧围绕“农文旅”融合经济做文章,以建设大基地带动大产业,推动全域经济迈上新台阶。

屈家岭管理区管委会主任 赵冬安:“这五年时间,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突出抓好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集中抓好农业产业化这篇文章,能够成为我们湖北省强农强省的一面旗帜,成为探索三农发展的排头兵。第二个,我们真正按国家级的文化高新区来做我们的文化旅游区,我相信把这两篇文章做好了,我们的城区在景区、校区在景区,然后园区在景区,最后是我们的生活、景区全部根据我们的生态环境能够互为融合,互为渗透,真正把我们的绿水青山能够跟我们的产业,跟生态充分融合,成为全国农场乡村振兴的样板。”

(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裴思思  三审:郑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