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制度体系建设,到具体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内涵丰富、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的变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方案”。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尤其需要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发展中的“慢变量”,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在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重目标中寻求“最优解”,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地区各部门要在思想上,从长远看当前、从全局看局部、从整体看部分,转变发展理念,加强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担当意识;要在行动中,严守能源资源消耗上限、生态红线底线和高压线,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王芳
三审:郑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