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走进漳河镇夹园村绿农果蔬农业合作社。近年来,合作社因地制宜,通过流转土地大力发展特色蔬菜瓜果产业,凭借技术指导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
记者来到合作社的时候,蔬菜大棚里一片繁忙景象,大棚里现在种的是茄子。
记者 郑海峰:四月初的时候,我们第一批茄子就可以上市了,一方面可以填补我们淡季蔬菜紧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增加我们茄子的附加值。像我身后这样一个大棚,它一个季度可以产出8千斤的茄子,造成的产值能达到1万5千元。
据介绍,绿农果蔬农业合作社成立于2015年12月,目前总投资320万元,建设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50多亩,露天蔬菜基地250亩。常年就业人员26人,其中吸纳贫困户8人就业,人均年收入1.2万元。
荆门市漳河镇夹园村二组村民 刘玉林:一年四季都有事做,每天还可以弄个百八十来块,一年下来还能落入两三万块,再加上个土地流转费,搞个四、五万块钱,日子还可以。”
据了解,合作社也在夹园村大力发展柑橘产业,从技术、管理、销售等环节支持村民加入合作社种植柑橘。
荆门市漳河镇夹园村二组村民 李国平:安排专家给我们提供种植技术指导,成品会由他们找各地的商贩来进行销售,解决我们这些种橘子的后顾之忧。”
草莓种植也是夹园村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夹园村村民彭学珍夫妇经营草莓大棚11亩,通过休闲采摘的方式销售,年产值达到近三十万元。
荆门市漳河镇夹园村二组村民 彭学珍:“采摘的人很多。天气还好星期六星期天人多,棚里面全部站满了,今年还卖了不少出去了,大概卖了有几千斤。”
目前,荆门市绿农果蔬种植合作社产业发展稳定,2020年被评为“荆门市十佳农民合作社”。
绿农果蔬农业合作社理事长 刘军林:“进一步加大种植面积,对我们的果树品种进行改良改善。今后我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休闲采摘乐园来增加收入,也让我们的合作社得到更好的发展。”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