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访谈·向着春天——进发! 荆门:让“中部支点”撑起来 把“争先动力”逼出来

湖北广播电视台特别栏目《长江访谈·向着春天进发》,本期来到湖北的中部之城——荆门。

这座因化工而生的城市,如今正在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锂电之都和柔性电子之都,虽位中部,但绝不能甘居中游,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根据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的区域发展布局,荆门将自身定位为三个点,即两翼驱动的重要节点、宜荆荆恩城市群的重要基点、全域协同的重要支点。以“市级领跑、县域突破、乡村振兴”为布局,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将荆门打造为湖北中部中心城市和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

那么,荆门要如何将“中部之中”的支点撑起来,我们先从一条朋友圈说起。

周嵛:王书记前两天看你发了一个朋友圈,上面写着建设新项目,开启新征程,在这个项目是什么项目也非常好奇。

荆门市委书记 王祺扬:那是亿纬动力一个新产品的扩建项目,是我们荆门打造华中锂电之都的一个标杆项目,我们进去看一下吧。

荆门市委书记 王祺扬:亿纬动力共有三期,总投资是86亿元人民币 ,建成以后将达到37GWH,产值就会达到150亿元人民币,到时候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储能电池生产基地。

在荆门,以亿纬动力为代表,产值过10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就有近20家,涉及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但在市委书记王祺扬看来,荆门想要在“宜荆荆恩”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带上,发挥支点作用,产业短板还是很突出。

荆门市委书记 王祺扬:一个是结构问题,荆门的传统产业里面重化工占比较高,现在已经接近60%。另外我们的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占比也很不合理,现在是“二三一”的结构,而全省在2017年开始就是“三二一”的结构。另一个问题就是层级问题,像我们的高新技术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的占比都比全省要低。

优化产业结构,一方面,荆门通过“千企千亿技改工程”,对传统产业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农产品加工、化工、汽车及零部件三个千亿级制造业;另一方面,荆门规划了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版块,而要让“两只手”都有力,核心是抓龙头企业。

荆门市委书记 王祺扬:我们的荆门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龙头企业,它的产业链不太齐全。比如说我到亿纬动力去调研就发现,亿纬动力的结构件隔膜、原材料,还有包装等等都需要外购,所以我们跟亿纬动力联手招商,实行全产业链的打造、全产业集群的培育,我们就引进了国内生产电解液的一家头部企业叫新宙邦,现在已经开始为亿纬动力来进行配套了。

为了形成全产业集群,荆门提出了“链长制”和“群主制”,由市级领导担任重点产业链的“链长”和产业集群的“群主”,聚焦龙头企业,吸引补链企业、延链企业。去年,荆门共引进了长城汽车等亿元以上项目501个,其中,10亿元以上的就有48个,全市项目签约数、开工数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三位。

周嵛:长城炮,这个车不管是从它的名字,还是它的外观来说都相当的霸气。

荆门市委书记 王祺扬:是,这款霸气的长城炮皮卡即将在荆门公司生产,另外除了长城炮之外,在荆门公司还至少有一款SUV的车型。

周嵛:具体他什么时候能够投入量产?

荆门市委书记 王祺扬:量产按照计划今年8月试生产,11月就会量产。来我们上去看一看,现在我们坐的这台车招进来非常不容易。前前后后花了11个月的时间。

周嵛:花了11个月的时间那么久才把长城引入到咱们荆门来?

荆门市委书记 王祺扬:是,前后经历两任包括我在内两任市委书记,另外有8位市领导,还有40多位同志参与招商引资,前后谈了20多轮,非常不容易!所以它是市委市政府大抓实抓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

以有为政府推动有效市场,这点,在荆门最新出台的“大抓实抓招商引资的意见”中可见一斑——在招商奖惩上,荆门动起了真格的!

荆门市委书记 王祺扬:比如说连续两次考评,假如排名靠后的,我们要约谈他的主要负责人。对连续4次考核排名靠后的,那么我们规定主要负责人以及相关的负责人,他在一年之内都不带提拔、晋升重用等等。每次的考核都是按照我们开发的一种APP,由大家无记名投票形成的结果。所以结果是非常公开、公正、公平的,那么我们在开会的时候,大家就对号入座,就是论资排位,做得比较好的就坐“先进”等席,干的比较差的就坐“蜗牛”等席,激励大家担当作为、担当善为,撸起袖子加油干!

不想当“蜗牛”,就得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工业上如此,在农业上也是如此。荆门提出,2021年要重点打造15条左右循环农业产业链、积极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荆门,要在农业产业化水平上,走在全国前列。

周嵛:荆品名门,这一看就知道是卖咱们荆门农业特色产品。

荆门市委书记 王祺扬:这是我们倾力打造的荆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周嵛:国宝桥米这个很有名。

荆门市委书记 王祺扬:这是驰名商标,它的特点口感好,品质高。像这种高油酸菜籽油,它油酸的含量很高,达到72%,它的特点可以降血压、降血脂、被称为东方的橄榄油,还有果冻橙 20多块钱的一个,所以荆门它的农产品非常丰富。

作为江汉平原腹地,荆门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去年,全市的粮食总产286.7万吨,占了全省的十分之一,但一直以来,缺乏品牌、深加工不够,导致农业“大而不强”。“十四五”期间,荆门将实施“五个一”工程,即一袋米、一壶油、一只虾、一头猪、一枝花。

荆门市委书记 王祺扬:一个是狠抓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用龙头企业来带动农业资源的转化,带动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另外一个方面我们的大抓农业品牌要做大做强、作响我们荆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抓落实的问题上,实行一个品牌、一个产品 一个龙头企业、一位领导、一个专班,围绕农业产业化按照全要素、全产业链的思路来打造。

“不甘中游、力争上游”的荆门,如今,还有一个“神助攻”!

周嵛:王书记,咱们什么时候能够搭上高铁。

王祺扬:你这个问题正好问到我们的痛处,荆门虽然处于湖北的中部之中,但是不通高铁直接制约了荆门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的中部之中的优势,变成了最大的劣势,在省委省政府及铁总的高度重视 大力支持下,现在襄荆和荆荆两条高铁已经开工,沿江高铁武荆宜段即将开工。我们现在所处这个位置就在荆门西,三条高铁交汇处,你到时候再来,那就非常便利了,只需要50分钟就可以从武汉到荆门了。

“高铁梦”的实现,让荆门迎来了历史性机遇,通过汉江黄金水道的开发利用,以及漳河通用机场和国家管道公司加密输油管道的改造,“十四五”期间,荆门将成为“铁水公空管”高效联通、多式联运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荆门市委书记 王祺扬:我们的荆门西是个综合的交通的一个枢纽,所以我们在这里规划建设8.7平方公里的一个高铁新城。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在大力的发展城市综合体和现代商贸业,以及文化旅游业等等相关的一些产业。那么我们在高铁同步的规划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就同步的规划现代服务业相关的一些业态,这样的话实现“线站产城文”一体化发展。

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 荆门以产业创新为基础,让“中部支点”撑起来 ,以“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 把“争先动力”逼出来, 荆门,这座中部之城,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强大发展气场!

来源:长江云

编辑:琳达

审核:张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