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荆门!

作为“中部之中”的荆门,

如何让“中部支点”撑起来,

把“争先动力”逼出来?

荆门市委书记王祺扬在接受湖北台记者专访时做了解读:

【相关链接】

湖北广电专访市委书记王祺扬丨荆门:让“中部支点”撑起来 把“争先动力”逼出来

今后荆门政府将如何作为?

在荆门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长孙兵代表市人民政府所作的

《政府工作报告》中

进行了安排和部署一起来回顾一下

“十四五”时期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实施“一区两点三元四化五个荆门”发展计划,打造湖北中部中心城市和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构筑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和促进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的重要支点,实现市级领跑、县域突破、乡村振兴,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建设创新荆门、富强荆门、美丽荆门、法治荆门、幸福荆门,谱写新时代荆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今后五年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创新驱动实现新突破。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市域治理彰显新优势。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

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综合实力更强,跻身全省市州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经济总量再上新的大台阶,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走在全省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县域经济加速发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更活,建成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国家创新型城市、湖北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内陆开放新高地。治理效能更优,基本建成法治荆门、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实现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明程度更高,建成文化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体育强市、健康荆门,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城乡环境更美,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荆门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群众生活更好,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明显缩小,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大进步。

完成这些目标任务,

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

——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始终坚持系统观念。

2021年工作安排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起步之年,是建党100周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

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5%;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粮食总产稳定在57亿斤以上;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

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巩固拓展决定性成果,

着力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夯实防控基础

抓实防控措施

压实防控责任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形成“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产业生态,全力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做强先进制造业。坚持优化存量,完成技改投资320亿元,垂直整合磷化、农产品加工、建材企业20家。

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荆门国际内陆港公铁物流中心、申通快递、顺丰重货快递分拨中心、牧原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大力引进培育大型物流企业、网络货运平台。

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大明承天府、荆楚印象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开工,积极培育爱飞客、云创智谷、厚东文创等特色文化产业集聚区。

精心筹办湖北省第三届(荆门)园林博览会,举办2021年湖北油菜花节、钟祥华中地区汽车沙滩越野赛等活动。

加快特色园区建设。突出“一园一主业”,促进园区专业化发展,打造一批专精特新的省级产业示范基地。

积蓄发展内生动力,

着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强力推进招大引强。

建立“1+3+5+N”招商机制。

办好第二届荆门楚商大会等一批招商活动。

新引进投资5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

积极拓展投资空间。

全年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

加快玲珑轮胎、亿纬动力扩能、雄韬锂电池、海太欧林智能家居、润都制药等项目建设,确保长城汽车整车制造、汉瑞药业、弘毅SMT贴片生产等项目建成投产。

加快推动“城市大脑”、5G基础设施、新能源充电桩、荆荆高铁、襄荆高铁、武荆宜高铁、武天宜高速、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等重点项目建设。

推进荆门技师学院整体搬迁、园博园、凤袁路片区棚户区改造、革集河流域全域国土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

全面促进消费升级。

新增限上商贸企业50家。

支持莫愁村、老莱子等特色街区发展,推进中天街等步行街改造升级。

创建“放心消费”城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着力提升“三农”竞争力

04

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扶贫政策总体稳定,分类调整优化。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新建高标准农田27万亩。

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680万亩以上。

重点打造15条左右循环农业产业链。

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7%、87%。

大力培育龙头企业。

开展现代种业提升行动。

大力推广“荆品名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建设市级智慧农业云平台和农业大数据中心。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支持钟祥争创全国百强县市。

京山打造智能制造新城、中国网球之乡。

沙洋打造“两江明珠·魅力水城”。

东宝打造湖北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高新区·掇刀区建设华中锂电之都和原料药生产基地。

漳河新区打造通用航空新城。

屈家岭“中国农谷”核心区。

创新“三农”发展体制机制。

探索第二轮土地延包实施办法,持续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抓好沙洋国家级、钟祥省级试点。

加快智慧精致城市建设,

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扎实推进美丽城市建设。

高质量完成高铁荆门西站及片区开发规划,启动高铁站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白云大道文化宫至虎牙关铁路桥段、月亮湖北路等道路改造。

改造老旧小区179个。

加快实现中心城区5G网络全覆盖。

建成运行智慧城管中心。

支持钟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支持京山、沙洋创建省级文明城市。

扎实推进美丽城镇建设。

建设一批配套完善、整洁有序、宜居宜业、特色鲜明的示范美丽城镇。

重点支持建设10个左右工业强镇、商贸重镇。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

新增6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40个整治村。

新建大型沼气工程3万立方米。

全域开展“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

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20个。

坚持绿色发展,

着力守护绿水青山

加强污染治理。

聚焦细颗粒物(PM2.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臭氧(O3)协同治理。

着力改善竹皮河、天门河、浰河、西荆河等重点流域水质。

加强漳河、汉江等优良水体保护。

严格农用地安全利用和建设用地风险防控。

推进生态修复。

加快恢复中心城区周边、“胡双磷”地区等地生态系统。

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支持沙洋创建国家园林县城,支持钟祥、京山创建湖北森林城市。

落实“长江十年禁捕”国策。

加快修复汉江、长湖等重点水域水生态。

加快绿色转型。

加强“三磷”综合整治,完成沿江化工、危化企业关改搬转年度任务。

推广水电、风能、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分类处置。

编制完成市县两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优化营商环境,

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打造“大开荆门”的最优环境。

完善“大开荆门”的开放体系。

优化“大开荆门”的体制机制。

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水平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

全面做实城乡居民医保市级统筹。

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省级统筹

完成3个棚户区442套改造任务,分配公租房400套以上。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

推进建设湖北通航职业技术学院、荆门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支持荆楚理工学院发展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推进健康荆门建设

完善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督等制度,深入推进2个“国家级”、3个“省级”试点单位建设。

加快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建成一批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市博物馆新馆、图书馆新馆投入使用。

举办第21届“社区文化节”、第13届“农家乐杯”文艺比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1800场以上。

完成郭店楚简数字化工程。

加快实施新全民健身示范工程。

创新社会治理

健全完善“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党员报到”机制,推进落实“一居(村)一警(辅警)”。

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荆门。

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形成人民战争的高压态势。

强化食品药品监管,保证“舌尖上的安全”。

站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 荆门以产业创新为基础,让“中部支点”撑起来 ,以“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 把“争先动力”逼出来, 荆门,这座中部之城,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强大发展气场!

荆门,加油!

相关阅读:2021年荆门市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荆门市人民政府

编辑:琳达

审核:黄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