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成就巡礼 丨屈家岭遗址博物馆陈列布展工作完成

历经10多年的筹备、规划、建设,经过多次试展和调配,屈家岭遗址博物馆于1月26号正式布展完毕,待到春暖花开时,该博物馆将在取得展出认证后正式对公众开放。

荆门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记者李思思:我现在是在中国农谷核心区的屈家岭遗址博物馆。博物馆现存的文物有1084件,展出的文物有近300件,典型的器物有蛋壳彩陶杯、彩陶纺轮、玉钺等,馆内展出的“碳化稻谷”,它是5000年前的粳稻,也是长江中游第一次发现史前稻作遗存,与现在的稻米品种最相近,它的发现对中国农业史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屈家岭遗址发现于1954年,是长江中游地区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先后进行4次发掘。2017年,屈家岭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国家文物局立项,遗址公园规划面积6000多亩,由12个遗址群组成,总投资约5亿元。走进屈家岭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碳化稻谷”颗颗镶嵌在一块烧土中。

屈家岭遗址博物馆文博室主任  李珊珊:主要是我们在1956年第2次考古发掘的时候(发现的),当时发掘面积是800平方米,(其中)发现500平方米的水稻遗迹,里面都是类似掺杂着稻谷壳、水稻茎秆等等,经中国稻作学之父丁颖教授的鉴定,这些稻谷当属粳稻,目前来说是比较大粒的粳型品种,与我们今天所说的粳型水稻最为接近,打破了当时的水稻外来学说,而且把当时中国水稻的原产期向前推进了千年,由3700年推到4500年前。

展出的文物中,还有厚度仅为0.5毫米的蛋壳彩陶酒杯,有红黑灰三种颜色,显示先人精湛的制陶水平。屈家岭遗址先后出土8000多枚蛋壳彩陶,包括用来炊煮食物的精美器皿、彩陶纺轮等。2020年,屈家岭遗址公园试运营期间年接待游客达800多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屈家岭遗址博物馆文博室主任  李珊珊:这个彩陶纺轮是当时纺纱织布用的,这么小的形态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的精细,同时也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具有了事实的艺术欣赏和表现手法。

目前,屈家岭遗址公园已纳入中国农谷战略的旅游发展整体布局,计划打造以遗址公园为起点,以屈家岭城区为旅游集散中心,连接白龙山省级森林公园、绿建小镇、白鹿春景区、王莽洞景区、石龙水库景区的荆东南旅游景观环线。“十四五”期间,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将实现规划预期的中期目标,基础设施建设将全部完成,全面对外开放,实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和正常运营管理。

屈家岭遗址保护中心副主任  刘生龙:建成之后,是寓教于乐、休闲体验的、郊游型公园,展现屈家岭的远古农耕、昔日农垦、今日农谷的历史变迁,塑造中国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品牌、打造中国农谷历史文化。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林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