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发光发热——我市“十三五”时期非遗工作综述

阅读提示:截至目前,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代表性项目达到79个,省级23个,国家级1个。1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6人入选省级非遗传承人,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达到67人,与“十二五”时期相比,呈现出传承人、传承项目双增长趋势。

2020年底,《荆门市实施〈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办法(草案)》第二次、第三次审议工作圆满完成,可以确保该《办法》在2021年正式实施。几年来,市文化和旅游部门坚持将非遗立法作为头等大事重点推进,配合市人大开展了《荆门市实施〈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办法(草案)》立法调研工作,并根据调研情况、征求意见,借鉴北京、天津、杭州等地的办法条例,对非遗办法草案进行了反复论证、逐条修改,终于高质量完成了审议工作。

非遗立法是我市在“十三五”时期非遗保护的一项突破性工作。

“十三五”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非遗工作部署,名录体系建设、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名录项目保护等各项工作扎实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和活态利用水平全面提升,让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发光发热。

加强挖掘整理,非遗保护研究更加深入。持续开展非遗资源普查,积极开展项目整理及申报评审。公布了第五批市级非遗名录,认定了第三批、第四批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申报了第六批省级非遗名录及第五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深入挖掘整理荆门地方非遗资源,出版了《荆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屈家岭的传说》《老莱子传说》等20多本非遗丛书,发表了《婚礼上的隐形寿礼——江汉平原婚礼与寿礼关系考》《孙桥婚俗的历史传承与演变》《荆楚老莱子民俗化源流及走向》《梁山调唱腔研究》等专业研究论文。去年还完成了传统戏剧《梁山调》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工作,我市非遗项目《老莱子传说》《荆州花鼓戏》成功入选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加强宣传展示,非遗保护氛围更加浓厚。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及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民间文艺展演活动,元宵节文艺踩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成为我市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借力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非遗保护传承法律法规,宣传我市非遗工作动态。在《荆门晚报》开设《文化瑰宝》专栏,每周推出一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介绍,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进行宣传。开展对外宣传,东宝梁山调折子戏《三婿拜寿》登上了湖北省京剧院京韵大舞台。2017年、2018年,东宝梁山调剧团连续两年受法国、意大利政府部门邀请,到法国和意大利参加中国新春艺术节演出,“梁山调”登上了国际艺术舞台。去年,我市策划开展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在《荆门日报》《荆门晚报》专版、微信公众号,云上荆门客户端、荆门广播电视台对荆门20多项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类非遗项目进行了集中宣传展示。

加强工作创新,非遗保护措施更加有力。以国家级传承人为核心,运用数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手段,记录传承人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保护项目传承的DNA。与荆楚理工学院艺术学院等单位合作,录制东宝梁山调传统剧目视频31部。结合濒危项目和高龄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拍摄了《东宝梁山调》电视专题片,以及《荆州花鼓戏》等8集微视频,高标准完成了《善歌锣鼓》等抢救性记录工作,非遗档案数据库不断完善,数字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加强活态利用,非遗保护水平更加高效。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项目展览、展示、传习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社会传承,开展了皮影戏进社区、花鼓戏进校园、梁山调进乡村等活动,举办了传统戏剧培训班、蟠龙菜制作技艺培训班、《坐丧鼓》传承培训班,让基层群众领略非遗艺术古老而独特的魅力。利用非遗项目服务乡村旅游发展,引导非遗类传统工艺企业延伸文化创意产业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品转化和市场开发,矮子馅饼、夏氏丹药、上清丸等非遗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沙洋竹编、栗溪陶器、仙居麦酱等传统手工艺产品在本地行销,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切实推动了非遗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

加强阵地建设,非遗保护力量更加坚实。各地结合实际建立保护传承基地20余个,夏氏丹药制作基地(夏大中)被命名为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加强非遗展示馆建设,东宝区非遗展示馆、京山市非遗展示馆基本建成。加强非遗工作队伍建设,举办非遗工作培训班及非遗数据库建设培训班,邀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来荆授课,讲授抢救性记录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加强基层非遗保护骨干、非遗保护志愿者队伍建设,积极壮大非遗保护社会力量,非遗保护中心专业工作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来源:荆门市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杜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