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之三丨文明的浸润 城市的灵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要让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都体现出文明元素,感受到文明带给人们的温度。创城三年,改变的不仅是荆门城市的外形,更提升了城市的气质。“文明”二字,已沉淀为城市文化,升华为城市精神。

知行合一  提升城市文明高度

“打造文明城,塑造文明人。”创城工作中,荆门市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努力营造“人人参与文明创建,个个都是文明使者”的浓厚氛围。

在东宝区金虾河社区一家属院内, 一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号入座的小游戏,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和家长们的参与。近期,金虾河社区每周都会举行一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内容包括创城知识讲座、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丰富多样。

东宝区金虾河社区   杨雪:“通过这些别开生面的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创城的理念深入到辖区的家长,还有孩子们的心中,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参与到创城工作中来。

如今,在荆门,随处都能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 走在荆门街头,随处可见暖心的文明踪影。

荆门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海峰:“我现在就在象山一路“荆门好人”的网红打卡地,大家可以看到在我身后的这块展板上,就是荆楚楷模。那么在这个象山一路整个沿线500米的范围内,像这样的展板共有94块。这些展板上记录了有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5种类型的事迹。”  

创城以来,荆门市在显著位置设置宣传造型景观,规划各类公益广告、宣传牌1万多块,发放宣传册100万多册,张贴公益宣传画5.6万张。 生机蓬勃、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市民 顾静:“平时公交车上面的一些广告牌啊,还有的士上面的都是有提示的,社区里面的标识都是在宣传栏上面都体现出来了。这些标识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做文明人,创文明城市。”

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2018年以来,荆门市累计获评“中国好人”18人、“荆门好人”420人,道德模范等各行各业先进典型80人,营造了浓厚的学好人、做好人、帮好人的社会氛围。

志愿者服务 提高城市温度

近日,64岁的志愿者郑孝琴来到金虾路和象山一路的交叉口,开始一天的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者 郑孝琴:“劝导他们不要闯红灯、骑车子来去要下来推着走。我们是荆门市的市民,没有能力做大贡献,力所能及的做一点小事情。”

朴实的语言,专注的眼神,郑孝琴用礼貌的指引和劝阻,一点一点地改变着大家的行为习惯。

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社区吹哨、党员报到。 今年以来,荆门市推行党员“双报到”,推动了社区治理提质升级,也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近日在雨田小区内的一块杂草地,下沉党员正在利用工具对杂草进行清理。

荆门市城市公园管理处综合科科长  丰艳:“我们也会经常定期的组织志愿者来帮助他们把这一块草坪管理好维护好,让这个社区越来越漂亮。” 

在荆门,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在创城中默默无闻,甘当城市文明的“创建者”和“守护者”。全市组织动员中心城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各学校、各社区常态化开展洁城清扫、公益宣讲、文明交通劝导、关爱帮扶弱势群体等志愿服务活动。   

全城联动、全民参与,经过多年精神文明建设的积累,如今的荆门,城市越发精致,文明新风不断涌动,文明之花遍地绽放,一个崭新的荆门正逐渐展示在世人面前!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瑞雪

审核: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