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屈家岭管理区何集办事处下洋村一无特色产业,二无经济基础,村民收入来源于传统农业种植,增收渠道单一。如今,下洋村产业兴旺发展,村民腰包鼓起来,这些可喜变化与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肖敦鹏密不可分。
【现场声】
“老李,今天来走访了解下情况,连续几年以来种香菇,收成怎么样?”
“收成很好。一个大棚可以过五千块钱。”
再过一段时间,就是种香菇的季节了。这两天,屈家岭管理区税务局驻下洋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肖敦鹏正走访村里的香菇种植户,了解大家的打算。脱贫户李春忠跟肖敦鹏是老熟人,一见面,老李就带着他去看自己的香菇种植基地。
屈家岭管理区何集办事处下洋村村民 李春忠:“这个销售情况还是怪好的,今年打算继续再种5棚(香菇)。”
过去,李春忠没想到会种植香菇脱贫致富。而这条门路正是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肖敦鹏给他和村民们找的。
屈家岭管理区税务局驻下洋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肖敦鹏:“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经过到钟祥、远安这些地方进行调查,觉得我们这个地方,气候各方面条件比较适合种这种食用香菇。”
能种植并不代表能种好,肖敦鹏在带领群众种植香菇的过程中,首先在一块空地做实验性种植,从基础建设到技术保障,都进行科学验证。试种成功后,又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了30个高标准大棚,聘请技术人员跟踪指导技术,产业一年发展比一年好。李春忠靠香菇种植实现了脱贫,他的五个香菇大棚一年收入近3万元,闲暇时再打零工,全家年收入5万元以上。脱了贫还要继续努力干,今年,李春忠准备再发展五个香菇大棚,底气来自于驻村工作队的持续帮扶。
屈家岭管理区何集办事处下洋村村民 李春忠:“资金方面是国家给我们的小额贷款、贴息贷款,一年是50000块钱。销售有肖局长、村干部、办事处领导帮忙。”
今年疫情期间,下洋村香菇种植户的香菇销售遇到困难,肖敦鹏比种植户还着急,不能眼看着一手扶持起来的产业半途而废,伤了种植户的心。
屈家岭管理区税务局驻下洋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肖敦鹏:“整个七户里面将近有一万五千斤(香菇),这一万五千斤我们全部帮他们销售,我们整个7户种植香菇的贫困户中,没有一家是有滞销的。”
如今,香菇种植已经成为下洋村特色产业,7户贫困户靠种植香菇脱贫摘帽。
【记者出镜】“这里是下洋村的一个草坪种植基地,这个产业是继村里发展的香菇,冬桃、稻虾等产业后又发展的一个新兴产业。目前村里又引进了一家农业企业发展设施蔬菜大棚,发展高端的水果蔬菜种植。”
尽管下洋村已经整村脱贫,肖敦鹏并没有闲下来。这段时间,他为村里新引进的一个金伯利农业高端蔬菜种植项目而奔忙。
湖北农谷金伯利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顾银春:“项目建成以后,可以带动周边的农工,高峰的时候,每天用工量可以达到三到四百人,还有新品种应用以后可以示范带动周边的农民跟着我们种,有销售渠道的新品种可以带动一方农民致富。”
屈家岭管理区税务局驻下洋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肖敦鹏:“确确实实的实惠,它给老百姓带来的希望是很大的,为以后稳固脱贫成效是有相当大的决定性作用。”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李俊
审核: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