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捕捞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渔业资源。近年来,荆门公安、渔政部门健全完善执法合作机制,深入排查涉渔风险隐患,强化宣传教育,积极争取沿河群众的理解支持,发动群众举报违法犯罪线索,坚决遏制漳河荆门流域非法捕捞犯罪活动,推动母亲河绿色发展行稳致远。
连日来的高温天气,水上温度高达近40℃,沿水域巡逻却是漳河水陆派出所民警和漳河渔政船检港监管理站执法人员的常态化工作。
在荆门最西端的新建村,每到禁渔期,辖区派出所民警和渔政执法人员就会逐户走访,一是了解渔民生产生活情况,二是进行政策宣讲。
漳河新区漳河镇新建村治保主任 黄朝元:“1958年漳河加固之后,我们村里的田全部淹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这里的人们就靠打鱼维持生活。因为禁渔期是鱼类生养繁殖时期,如果不加强管理的话,来年就没有收入了。禁渔是好事,有利于资源补给。平时他们白天在河里巡库,有时间就来我们这走访,给我们宣讲有关水资源宣传知识。”
新建村治保主任黄朝元介绍,只要政策宣讲透彻了,渔民们都理解支持配合。禁渔期解除后,新建村渔民们通过合法捕捞可获得丰厚回报,捕鱼期收入可满足一年基本生活开支。
漳河新区漳河镇新建村村民 陈宣峰:“一年打个两季,收入大概在2万左右。自己再打点零工,做点别的小事。”
村民陈宣峰家里只有三口人,因为孩子在外工作,屋里只有他和妻子两人,每年靠捕鱼和打零工的收入,两人生活绰绰有余。
漳河新区漳河镇新建村村民 陈宣峰:“禁渔肯定好,对我们打鱼的渔民来说,禁一两年鱼就更多,对我们捕鱼来说资源就更多。我觉得渔政他们管理、放鱼,确实还可以。”
近些年来,渔政、公安两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了打击非法捕捞力度,有效保护了水库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
湖北省漳河渔政船检港监管理站站长 刘千凡:“我们主要是打击非法捕捞。第一个就是有证的渔民他们采取禁用渔具或禁用的方法捕捞;第二个是无证捕捞。无证捕捞就是没有捕捞证,在河里面捕捞的行为;第三就是渔业安全管理。比如说:不穿救生衣,或者说渔船非法载人载客载货,或者作业的过程当中,晚上不使用信号灯等。还有就是他们使用的网具,有些网具是不符合规定的,比如说网眼过小。另外就是阻碍航行,在航道里布网,这样一些事情。”
据了解,自2016年以来,漳河水库涉渔案件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电鱼等严重违法案件明显减少,渔政秩序有了根本性好转。
荆门市公安局漳河新区分局漳河水陆派出所所长 谢小涛:“从2016年、2017年、2018年到现在,每年的数据一直处于递减状态。这个与我们加大执法力度、巡查力度,及我们宣传力度有分不开的。我们在各个村醒目的地方张贴了相关打击非法捕捞的公告,让我们的渔民、村民及群众知道什么叫非法捕捞?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同时我们也会入户走访渔民和群众。通过走访,宣讲法律政策。”
漳河镇新建村治保主任 黄朝元:“渔民们还是蛮遵纪守法的。我们村跟他们临时性解决了一部分就业岗位。比如村里的环境卫生、绿化等这一块的就业岗位。4个月之后他们开始下河捕捞。”
广泛持久的政策法规宣传,使库区群众的遵法守法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漳河库区渔民本身都是兼业渔民,因惠农政策扶持力度大,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很多以前以捕鱼为主要收入的群众都有了自己的产业,再加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深入,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何荣 林梦阳
编辑:王婵
审核:郑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