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荆门市审计局充分研判疫情对审计工作的影响,以审计项目和组织方式“两统筹”,按下审计“快进键”,跑出“加速度”,着力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审计力量。
一是“单项审”与“结合审”相结合。对凡是能结合开展的审计项目一律“打捆”实施,最大限度降低审计进点频次,减少重复交叉。全年共安排审计项目69个,其中“经责+专项审计”项目9个、“经责+预算执行审计”项目12个,其他结合审项目7个,共28个,占项目总数的40.6%。与此同时,还推进审计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内部审计等贯通协作、有机结合,促进成果共享。
二是“送达审”与“现场审”相结合。对人员密集、人流量较大或者资金量较少、适合账面审查的被审计单位,优先安排送达审计,对部分项目先行开展送达审计,对有疑问的事项和问题,分门别类记录在案,根据具体情况再深入到被审计单位,进行现场核实、取证和延伸调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节约审计时间和成本,促进疫情防控和审计工作两不误。
三是“线上审”与“线下审”相结合。在疫情期间,采取“集中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的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对市直260家预算单位(含一级预算单位78家)开展大数据分析,编写数据分析模型42个,生成疑点2.9万条,经筛选现场核查疑点1.2万条。还组织对市本级医保基金、市直所有医疗机构医疗经费等开展大数据审计,系统化分析疑点、查找漏洞,做到了线上、线下审计有机结合,统筹推进,促进了审计提质增效。
四是“分级审”与“联合审”相结合。树牢全市审计“一盘棋”思想,在做好市、县本级审计基础上,“一体化”部署审计力量,对扶贫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等重大项目开展联合审计,加强合力攻关,着重对上下层级之间重大资金分配、重点资金流向、重要项目实施等进行立面剖析、立体追踪,有效防止了审计中上下脱节、审用脱节等问题。(付林)
来源:荆门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