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中国成功登顶了!“刷新”珠峰高度,震撼视频画面来袭

4月30日下午, 2020珠峰高程测量正式启动。




历经磨难,今晨2:10,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从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出发,冲顶珠峰。















刚刚最新消息传来:珠峰大本营与前方队员联系得知,11点,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已成功登顶珠峰了!





为什么选择凌晨开始冲顶?

据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党亚民介绍,为什么会选择凌晨登山?它和珠峰的气候条件是有关系的。一般来说,都是在中午11点之前就必须下撤,因为下午以后,峰顶上的风特别大,就特别危险了。从登珠峰来说,哪怕你到了一点钟,不管你登到什么位置,你都必须返回。那么咱们这一次珠峰测量呢,还要在峰顶进行测量工作,还要留下时间,所以我们要在凌晨的一两点就要出发了。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凌晨雪不粘脚。登山运动员穿的那个很重的爬山的那个靴子,它有四斤多重。如果雪再粘在上面,其实也是蛮危险的。在凌晨的时候,雪是不粘的,所以它反而更好一些。另外登山运动员都有一个头灯,他在攀登的时候,就可以照十几米的距离,不存在说看不见的问题,所以应该是很安全的。

登顶之后会做哪些工作?

本次珠峰高程测量工作重点在以下五方面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一是依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展测量工作;二是国产测绘仪器装备全面担纲本次测量任务;三是应用航空重力技术,提升测量精度;四是利用实景三维技术,直观展示珠峰自然资源状况;五是登顶观测,获取可靠测量数据。

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党亚民表示,登山队员登到峰顶以后,这一次,大概会待一个多小时。以往的那个峰顶的登山,他们在峰顶上待的时间都比较短。那么这一次待一个半小时已经是极限了,主要就是(考虑到)大家带的氧气,就是还有一个人在峰顶的那个承受的能力,风也非常大,气温也比较低,就是不能待的时间太长了。

咱们登山队员主要在上面还要做比方说有一个觇标要立起来,然后让在(海拔)5000到6000米的一些测绘队员可以瞄准觇标进行交汇测量,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还要做一些就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就是卫星定位接收机测量峰顶的位置和高层,这是第二项工作。第三,还要测一下那个雪深,用雪深雷达在山顶,把山顶雪深进行一些测量。

中国这次“冲顶”

外媒注意到一个显著不同

1960年,中国登山队队员登上珠穆朗玛峰,人类第一次战胜珠峰北坡天险。1975年和2005年,我国两次成功测定并公布了珠峰高程。

1960年5月25日,这个日子被载入了新中国大事记,中国登山队队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从北坡集体登上珠穆朗玛峰,人类第一次战胜珠峰北坡天险。


1960年6月7日,人们在拉萨用鲜花欢迎登顶凯旋的王富洲(右)、贡布(中)和屈银华。新华社发

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共9人再度成功登顶珠峰,这一次的意义不只是登顶,我国首次将测量觇标矗立于珠峰之巅,并精确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8848.13米。


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运动员索南罗布、罗则、侯生福、桑珠、大平措、贡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饮、潘多从北坡登上珠峰。

潘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从北坡登顶成功的女性。 新华社发

2005年珠峰高程复测,采用了传统大地测量与卫星测量结合的技术方法,经过严密计算,获得珠穆朗玛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8844.43米。


2005年4月16日,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处测绘专家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培训参加珠峰高程测量的8名高山协作人员。新华社发

在2005年那次测量中,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很多都还来自外国,比如GNSS主要依靠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但今年这次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英国《泰晤士报》本月初在报道此次测量时指出,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全球定位系统的竞争对手——将被用来确定珠峰的精确高度。报道同时强调,中国上个月在珠峰区域建成了5G基站。

北斗和5G,这两项前沿技术成为了外媒报道中的关注重点。

日本NHK报道称,此次测量将用最新技术精确测量世界最高峰海拔。报道指出,美国曾有一项研究称珠峰的高度为8850米,与中国此前所测高度不一致,但中国专家表示,本次科考队将使用各种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产生“有史以来最精确的测量结果”。

2020珠峰高程测量技术协调组组长党亚民:以往珠峰测量,所有的观测数据都要靠我们的这个峰顶的登山队员和测量队员把它拿回来。咱们这一次珠峰测量,就是咱们国家的5G就是架到6000多米了,就可以实时的把数据传下来,传到我们的数据中心。同时,我们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看它的数据的质量怎么样,这样就对前进大本营的决策带来了非常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可靠性提高了。

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测完了以后,可能我们的测量仪器可以在山上再多停留一会儿,我们可以多观测一些数据,通过我们的登山队员把一部分,把前面几十分钟的数据拿回来了,后面我们还会继续通过5G往下传数据,这样我们在峰顶的观测时间会长一些,然后呢,精度也就会高一些。

来源:中国青年报综合自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

编辑:怡憬

审核:郑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