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的产业转型——我市石灰产业转型升级记(二)

尽管我市石灰产量大,但大多数石灰窑停留在作坊式阶段,工艺落后,产品低端。长期以来,荆门没有一家上规模的石灰生产企业。由石灰衍生的矿山采掘业、石灰深加工、煤炭运输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皆不成气候。石灰产业链,在荆门无从谈起。

与之对应的是,石灰窑分布小、散、乱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效不明显。检查、关停、整治、死灰复燃……似乎陷入了无解的死循环。

日益严峻的环保形势,让简单的烧石灰、卖石灰,越来越难以为继,荆门石灰产业转型可谓“箭在弦上”。

石灰窑该何去何从?是观望下去,任其自生自灭,还是小打小闹,进行改良?还是逼自己一把,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不光是窑老板们面临的艰难抉择,更是大气污染攻坚战中套在地方党委政府头上的“紧箍咒”。

“石灰产品需求很大,我们不能因噎废食。环保日趋严格,小改良不是长久之计。单打独斗、优胜劣汰,不仅会造成一部分人失业,还会丢掉八里干沟石灰产业集聚区优势。我们下定决心,绝不放弃传统产业,绝不放弃一个石灰窑业主,作坊式石灰窑转型为现代化管理企业绝不动摇。”东宝区副区长宋兴宇坚定地表示。

“当时我们很担心。按照环保标准,要达到生产装置要求,对小的业主而言,投入太大。抱团组建新企业,不少人心存疑虑。”窑老板刘士兵回忆。很快,59位窑老板组团到各地学习,浙江建德等地石灰生产企业的花园式工厂,没有气味,没有粉尘,让他们为之一振,纳米级、医用级、食品级石灰产品更是让他们眼前一亮。

“在考察中大伙儿心慢慢齐了,不愿再过这种‘整顿、关停、复产’的日子了,都想挺起腰杆干事。于是,逐渐达成了拆除石灰窑的共识。”刘士兵说。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思想斗争,八里干沟59位窑老板终于抱团,共同筹资成立了一家现代化石灰生产企业——湖北众为钙业公司,主要生产石灰和氢氧化钙、氧化钙粉、漂白粉等,并选定技术全球领先的瑞士麦尔兹窑,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生产技术,确保环保过关、产品升级。

2019年10月,众为钙业一期8个第五代竖窑建成,石灰年产能达到80万吨。人工作业被全自动化生产线取代,一座窑所需的工人由8个减少到3个。到年底,短短两个月,众为钙业产值达到9000万元。事实验证:用高科技生产石灰,投入产出比远高于传统生产方式,产品质量大幅提高,且更加稳定,应用领域更加广泛。

2019年,清理整顿土立窑、重新组建现代化公司抱团转型,在全市范围内火热开展。屈家岭率先完成14座石灰土立窑拆除任务。钟祥市10家企业48座石灰窑改造升级后,保留3家企业8座石灰窑……截至目前,荆门市已拆除或填埋石灰土立窑174座,全部通过验收。

来源:荆门市经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