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脱贫故事丨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1.5万元

近年来,钟祥市柴湖镇积极创新扶贫举措,鼓励劳动密集型、加工型企业到镇区、村开设就业帮扶车间,让贫困群众能够在家门口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你们今天要交货的东西要仔细核对清楚,特别是我们的鞋面,都交代清楚,一定要跟那边对接好数量。”

钟祥龙行天下柴湖就业帮扶车间主要与国内一些知名大企业合作,生产制作鞋类产品,目前,车间共吸纳当地员工150多人,其中家庭贫困人员近30人,残疾人宁凤珍就是其中之一。

钟祥市柴湖就业帮扶车间员宁凤珍:“(一个月有多少钱?)多劳多得,你做得多就得多。现在是1800 、1900块钱。(以前是)我老公在外面打工,条件也艰难点。现在来这里上班,(所以)慢慢地好一点了。”

钟祥市柴湖就业帮扶车间副经理焦群英:“我们会尽可能地优先满足我们贫困人员的就业,只要有贫困人员到这边来应聘的我们都优先录取他,然后尽可能安排他合适的工作岗位和合适的工作,让他能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和入。”

钟祥市柴湖镇王营村的就业帮扶车间成立于2019年,由驻村扶贫单位荆门市发改委帮忙引进,主要从事渔网具的编制。因技术含量不高,上班时间灵活,吸引了本村不少留守妇女前来打工,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贫困户。

钟祥市柴湖镇王营村村民孙照芬:“一天能织六个、五个,都织过。(一天能挣多少钱?)一天30多块。”

钟祥市柴湖镇王营村村主任王炳阁:“我们王营村就业帮扶车间现在有15人左右,贫困户占7人,每月收入在八百块钱左右,就是以后工作队走了,我们也会坚持把它搞下去。”

钟祥市柴湖镇扶贫办产业扶贫科科长陈嫣云介绍,全镇已建立了就业帮扶车间25家,吸纳贫困人口300人,贫困户人均增收1万5千元以上。

钟祥市柴湖镇扶贫办产业扶贫科科长陈嫣云:“后续我们将按照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继续在六大片区和七个安置点合理的建设就业帮扶车间,尽量吸纳更多的贫困户就业增收。”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编辑:玮

审核:郑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