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市脱贫攻坚的决胜战场上,一直都有退役军人们辛勤耕耘、本色奉献的身影。荆门东宝区子陵镇金榜村的致富带头人曾俊就是其中之一,多年来,他发扬军人退伍不褪志的精神,在脱贫攻坚、创业致富的“新战场”上勇当先锋,成为了全村贫困户产业脱贫的主心骨。
曾俊,1985年入伍,当过代理排长,退伍后曾在多家国企上班,2015年又自主择业,回到家乡开办了香菇种植家庭农场。
荆门市东宝区退役军人曾俊:“我回来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一,我是这里出生的人。我也出去30多年了,我回来之后可以带着周边的村民共同致富。第二,可以解决我们周边富余的劳动力。”
2015年元月,曾俊正式进场养菇,一年时间,原本的荒坡被不断修整,新农村家庭农场的轮廓逐渐成型,全村27家贫困户都被招进农场,先学技术再参加生产。
荆门市东宝区退役军人曾俊:“标准是以贫困户为主,以他的年龄和技能,安排合适的工作。香菇的剪脚巴子,坐在那里,70多岁的也能剪,每天可以挣4、50块钱。”
当年,村民们就从基地拿到了60万元的工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刚翻年,曾俊被打了个迎头棒。
荆门市东宝区退役军人曾俊:“一场大雪一压,把我4个棚子全部压塌了。早上起来一看,眼泪水直漫。你想,我也堂堂五尺男子汉。”
那个时候大棚等着要用,要装袋、要接种。面对村民们希翼的目光,曾俊用4天时间,最快的速度把大棚建立起来了。
荆门市东宝区退役军人曾俊:“因为我是一个军人呢。我做事首先有自己很清醒的头脑,我们军人退伍不褪色,他的作风雷厉风行。”
曾俊说,部队是个大熔炉,锻炼了他的性格、意志和身体。5年来,他在金榜村默默付出,家庭农场扩建到18亩20万筒菌棒,生产的香菇不仅常年供应荆门城区各大超市,还远销湖南。村民们的口袋富了,幸福指数提升了。
荆门市东宝区退役军人曾俊:“我回来的时候,我们村有27个贫困户81人。这5年当中,陆陆续续的都在脱贫了,到今年年底全部脱贫。”
来源:全之力 周啸
编辑:玮
审核:郑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