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脱贫故事丨王学林:山林养鸡“敲”开致富门

今天的“春天里的脱贫故事”,我们来到东宝区仙居乡华新村,一起来听听村民王学林的脱贫故事。看他如何从一位昔日山里贫困户变身为如今的养鸡致富带头人。

见到王学林时,正逢下雨降温的天气。在一栋育雏鸡舍里,他每隔1个小时就要去自制的柴火加温设施前观察温度变化。王学林说,小鸡苗的成活率跟温度控制有很重要的关系。

东宝区仙居乡华新村村民 王学林:“才出壳的小鸡苗要达到37度。一个星期之后要达到34~35度。”

除了保持鸡苗的温度外,王学林还要通过柴炉烧水,生成水蒸气来增加育雏鸡舍里的湿度。说起这些经验,王学林也付出了不少。5年前,王学林因患重度肝硬化花费了家中所有的积蓄,家里的孩子上高中、大学也需要到处筹集学费。为了摆脱困境,华新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根据他身体的情况,帮助他尝试在自家附近的山林里饲养土鸡。

东宝区仙居乡华新村村民 王学林:“资金方面村里给我们搞的无息贷款,技术方面也有专家来帮忙上门指导。现在一年可以赚三四万元钱。”

2018年,就在王学林养鸡有了起色的时候,他的肝硬化病症加重,最后不得不到武汉同济医院实施手术。住院期间,最让王学林放心不下的就是家里饲养的几千只土鸡,他不想因为自己的病而失去收入来源。

东宝区仙居乡华新村党支部书记 张 科:“他在武汉手术期间接近一个月,我们驻村工作队,我们村里‘两委’,还有我们的包村干部,我们基本上每天都有一人去他家,咨询鸡是否健康、有没有鸡饲料、给他的爱人给予信心,让她不要担心。”

有了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支持,王学林干事创业奔小康的信心更足了。在前些年禽流感疫情和今年新冠疫情期间,王学林的土鸡销售都没有受到很大影响。没有销路和资金,村干部帮助四处张罗,他只管养好鸡。

东宝区仙居乡华新村党支部书记 张 科:“通过这几年我们对他持续的帮扶,王学林从开始的500只(鸡),现在已经发展到了5000只(鸡)。”

东宝区仙居乡华新村村民 王学林:“下一步我就是想给我们村里所有农户,只要想养鸡的,(我)可以带动他们把这个(养鸡)产业搞起来。所有的技术,包括销售方面都可以共同的搞起来。”

来源:荆门广播电视台  丁凡荣 马冲 吴晓婷

编辑:苏克环

审核:郑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