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是陷阱 防疫不忘防诈骗

在疫情防控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却打起了疫情的主意,实施新型金融诈骗。荆门市处非办提醒您:疫情防控期间,加强自我防护,提高警惕,谨防诈骗,切实保护好自身合法权益。如果您有融资需求,请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谨防掉入非法集资陷阱。

疫情期间需防范的9种非法集资骗局

1.伪装公益捐款。不法分子通过微信、QQ、社交网站等多种方式,以红十字会或医院等名义,伪装公益捐款,在网络上发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献爱心”的虚假信息,利用群众同情心骗取“善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2.为感染亲属众筹“医药费”。不法分子以孩子或亲属突然高烧,已被隔离医治为由,向社会公众发起众筹 “医药费”“住院费”等,骗取受害人钱财。

3.售卖强身健体“秘方”。不法分子谎称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特效药,对预防新型肺炎有非常好的功效,通过发布钓鱼链接、使用违规手机APP等方式,诱导用户购买,实施线上集资诈骗。

4.“区块链+慈善”骗局。不法分子炒作当下较热的“区块链”概念,谎称开发出区块链慈善平台,组织线上募捐、慈善“挖矿”等活动,实施非法集资犯罪。

5.以“销售返利”名义售卖假药、假物资。不法分子恶意散布虚假信息,利用公众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恐慌心理,谎称可以代购代销“特效药”“口罩”“消毒液”等物资,并向购买者承诺可以“积分返利”,甚至“加盟获利”,骗取受害人钱财。

6.“居家理财”骗局。不法分子针对公众在防疫期间没有收入、生活压力大、赚钱心情急切的心理,以及普遍通过电脑、手机等获取信息的特点,大肆营销宣传P2P网络借贷、虚拟货币炒作、基金、期货等虚假金融产品,声称“宅在家里也能理财”“躺在床上也能赚大钱”,设置高息诱惑骗局;或以“看广告、赚外快”、“注册会员投资理财”、“加盟商家快速致富”、“网络赌博”等各种广告、链接、网站诱导群众进行网络投资或贷款,并诱签不利协议,通过玩文字游戏,制造合同漏洞,设立“违约金”、“保证金”等各种名目,骗取消费者签订合同,导致借款人违约,恶意损坏借款人信用信誉,目前已有部分群众上当受骗的实例。

7.冒充航空、铁路部门以退票改签行骗。不法分子以受疫情影响航班或高铁取消为由,向事主发送机票或火车票改签信息,以退费/发放补偿款为借口,诱导受害人点击虚假退票网址或拨打虚假客服电话,获取银行卡账号密码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进而盗取受害人银行卡余额。

8.冒充旅游平台客服行骗。不法分子借受疫情影响旅行合同取消、酒店押金退还、快递滞留补偿或取消邮寄退费等,向受害人发送虚假通知信息,诱导受害人提供银行卡等敏感信息,盗取银行卡余额。

9.冒充线上教育投资行骗。不法分子假冒学校教师或班主任身份,以延期开学和组织开展线上教学为由发布诈骗信息,要求学生家长通过微信、支付宝等网上支付方式缴纳各项费用。

荆门市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

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3月27日

通讯员:周民

责编:张凤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