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钟祥公路人在局党委一班人的领导下,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基层干部职工连续作战,义无反顾。防控值守昼夜坚守,养护保畅闻令而动,巡查督办迅速行动,精准扶贫责任上肩。物质供应、人员管控,环境整治不折不扣,上一线,入社区,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生动演绎了一幕幕逆行奋战、担当履责的故事,涌现出了一大批突出典型。今天起,我们推出《钟祥公路抗疫先锋谱》,激励全体交通人继续奋斗,主动担责,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黄诚和陈卫东的抗疫故事。
抗疫先锋谱之一为求无微不至 哪怕仆仆风尘
黄诚,57岁,钟祥市公路局机关服务中心主任,中共党员。
黄主任,大门口要张贴通告。
我来贴。
黄主任,交通局通知领红袖标。
我去领。黄主任,我明天值班,要开张通行证出小区。
马上开。
这是钟祥公路局机关服务中心主任黄诚每天的工作常态。疫情发生以来,黄诚主要负责钟祥公路局18个一线防疫点物资筹集、调拨,同时负责全体一线人员生活供给及局机关办公区消杀。
绝不能让一线值守的兄弟处于危险之下
口罩、酒精、消毒液是当前抗疫的紧俏物资。公路局担负18个国省公路管控点的管控和29个国省公路管控点的巡查任务。为了让一线同志有效防护、安心工作,黄诚发动亲属、朋友、同事提供线索,最终打听到襄阳一家工厂有2吨库存酒精,迅速全部购回,解决了一线人员消毒的大问题。疫情防控升级以来,黄诚先后想办法筹集口罩2000只,争取援助酒精500斤,无水消毒液60瓶,方便面50箱,饮料纯净水50箱,购买酒精4000斤。一线值守人员自身防护得到有效保障。
一定要让上级指示在公路局得到落实
正月初七,黄诚居住的小区封闭,黄诚在机关回不了家,白天吃方便面,夜晚睡办公室。一线人员值守了多少天,黄诚就在机关值守了多少天。为买一个带盖的垃圾桶回收废弃口罩,他跑了4家超市。为购买机关消毒器具,他大中小超市不放过,逐家逐户收集购买了20个喷雾器。为封闭小区的同志开证明,黄诚开了50多份证明,一家一家送到同事手中。
我的任务就是为抗疫工作有效运转提供保障
同志们亲切的称黄诚同志:前线粮草官,后方防火墙。每天18个管控点消毒、生活物资的分拔、登记,机关人员的生活保障,各种通告、文件、指挥部令的张贴,机关人员进出体温的测量、登记,机关上班人员的接送,18个管控点车辆的调度,大大小小,黄诚都事无俱细,面面俱到。
不求居功至伟,但求无愧于心,这就是一名普通党员的抗疫心声。
抗疫先锋谱之二
家是小小国 国是千万家
陈卫东,46岁,钟祥市公路管理局路政大队大队长,中共党员。
这一场战役中,有多少人只为一份责任,义无反顾,逆流而上;有多少人坚守一线,舍小家顾大家,没能陪老人、孩子、爱人……陈卫东,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大队最早接到防控要求是腊月二十九,在陈安高速出口卡点,配合公安机关、乡镇卫生院对下高速人员车辆进行管控。之前,家里准备大年三十回张集老家去陪独居老父亲过年,上了卡点没去成。年三十晚上,我和同志们在卡点度过了除夕之夜,很特别,大家很感慨,觉得难忘。这次抗击疫情,大队承担有卡点防控任务,还有国省干线巡查任务,防止公路人为损毁。我结合这两方面向局里提了5条工作建议,主要是现场管控如何规范、管控点设置,路政与养护巡查的衔接方面,局里都采纳推广了,工作任务重,但是忙中有序。
父亲:望到他回家才心安
卫东一家这些年基本都是三十左右回老家,最迟初六就走。老伴走后,我一直独居,今年因为疫情,他大年初三才回张集。卫东每天早早出门忙忙匆匆,晚上回家疲惫不堪,接触车辆人员,我又很为他担心。他值班,媳妇负责生活。不管多迟,我们都等他回家吃饭,就为吃口热乎的。到了下午三四点钟,我就开始望,70岁的人了,明明知道还早,也望,远远的听见车响,知道他回来了,才心安。
妻子:卫东拿上药匆匆走了
正月初十,卫东在张集与随州交界处防疫值守第八天。因为只带了一星期的降压药,中午草草吃过饭,又匆匆赶回家拿了药及一些生活用品,又急匆匆赶到张集。
卫东走后,我发了一条朋友圈,记录他的生活,也记录我们共同见证的疫情。他来去匆匆,只为了那份责任。这一场战役中,有很多人舍小家顾大家,没能陪老人、孩子、爱人、孩子……
儿子:疫后得和爸爸安安静静的吃顿饭
爸爸这个假期一直在忙,偶尔回家也电话不断,大年初三以后,他干脆带上妈妈回张集了,十三天就住在那里,我和外公一家度过了新年。疫情过后,我得和爸爸安安静静吃顿饭,好好聊聊。
家是小小国,国是千万家。
没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来源:荆门市交通运输局
责编:李丁丁